高三复习:摆脱坏习惯学出好成绩
问题一:部分学生心理上过于紧张,学习上急于求成。
一些学生提前进入了高考前集训状态,实施疲劳战术,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距离高考还有一段时间,所以本阶段的学习还应以接受新知识,训练能力,打牢基础为主。在方式上,应往重学习方法的应用和效率的提高,而不是下死力气。如果现在就进入“靠、拼、豁”的状态,这种急于求成的学习方法一旦没有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有可能受到打击,容易出现疲惫、焦虑、烦躁等精神现象,在心理上则容易陷入不自信、自我否定等状态。这对学生的学习进取心极容易构成毁灭性打击,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存在很大的威胁。
问题二:轻视基础知识,偏重题海战术。
这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不注重课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对课本知识一-知半解,就放弃课本,跳入题海。
其二,忽视老师的讲授。这类学生主要是成绩较好者。他们对老师的讲授可能领会得较快,却不肯做进一步的探究,不亲自去演试,结果造成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在考试时看似简单的东西,因基础掌握不好,答起来却似是而非。
其三,在做课内外习题时,不注重题型的积累,不注重规律的归纳,无目的而做,造成大量重复性劳动;在改错时,仅止于改过,不作进一步的反思, 以致在甲题犯的错,在乙题中还是照旧。
其四,由思维惰性养成避难求易的坏毛病。尤其对自己的弱科或弱点,不去积极攻克,而是一放再放。有的学生听课时,听不懂了就不听了,并且心里烦躁。弱势学科一旦成为永远不愿触及的“雷区”,势必影响总成绩的提高。
问题三:缺乏自信,过分依赖别人。
这类问题常存在于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当中。他们由于自己某些方面成绩不理想,在心理上形成自卑,把别人的指教当成自己须臾不能离的拐棍,慢慢失掉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勇气。在这种状态下,遇到稍难点的问题,他们就没了思考的动力,只能等别人的指点。
在日常学习中,这些同学也缺乏自己的主张,没有自己独立的学习方法,而是跟着别人跑,往往收获甚小。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