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我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荣校”的发展理念,重点做好“促均衡、抓规范、上项目、强内涵、提质量、创特色、保平安”等方面工作,促进我县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施“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起好步、开好局。 二、主要目标和举措 (一)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着力解决学前教育短板问题,切实增强义务教育实力,巩固扩大普高、职高优势地位。 1.学前教育上等级。启动新区幼儿园、新碧幼儿园2个建设项目,建设壶镇、新建、舒洪3个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出台政策,引进资金,鼓励壶镇、新建、东渡等乡镇举办上等级的民办幼儿园。新增1所省一级幼儿园,1所省二级幼儿园,3所省三级幼儿园。加强幼师队伍建设,组织园长、幼师培训,招收公办幼师15名左右,全县幼儿入园率达到94%左右。 2.义务教育促均衡、强实力。总结推广集团化办学经验,组建5个左右教育集团;明确城乡教育发展联盟职责,提高教育、教学、教研一体化水平,促进城乡培训中心教育教学质量共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指标稳中有升;学业考试和质量抽测平均分、率、后20%学生比率进入全市前3名;各级各类学科、科技创新、体艺等成绩居全市前3名。 3.普通高中强优势。继续实施提升质量“六项行动计划”。高考质量保持全市,高考上线率、本科率、重点率及全省前100名人数力争基本稳定,本县籍学生重点上线人数稳中有升。 4.职业教育上水平。着力做强做特职业教育,强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优化职教布局,调整专业设置;支持县职业中专参评“全国1000所改革示范性职业培训中心”。继续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致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保持全市优势地位,就业率特别是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职上线率及全省前100名人数力争稳中有升,职业技能比武等成绩居全市前3名。争取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300名和企业职工、农民“双制”300名。 5.特殊教育抓提高。切实“三残儿童”依法入学,努力把培智培训中心办成智障孩子成长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6.继续教育优服务。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积极开展岗位培训、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学习需要,努力促进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 (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共享,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1.完善体制机制。集团化办学稳步推广,教育发展联盟进一步完善;加大名优教师流动力度,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新增教育设施设备优先满足农村培训中心,着力提高农村培训中心办学质量。 2.优化培训中心布局。待仙都中学建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办学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 3.推进项目建设。按期完成仙都中学、湖川初中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今年9月投入使用;实施一批新项目,如新建中学、实验二小、东方初中、东渡小学、左库小学的教学楼,舒洪小学食堂,壶滨初中运动场,壶镇幼儿园、新建幼儿园园舍,溶溪小学迁建等,启动一批项目前期,如壶镇中学迁建、新区小学新建、职业中专教学楼、东渡初中综合楼、盘溪中学宿舍楼、新区幼儿园、新碧幼儿园等。 4.加快教育信息化。计划投入教育装备经费1400万,新增多媒体设备200套,更换、增配教师用计算机300套,更换、增配学生机房24个,定点培训中心多媒体班比达1:1。升级改造校园网和教育城域网平台软件,增加培训中心网站平台、教师博客平台、培训中心公文管理平台、培训中心图书馆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校园数字化水平。 (三)培训中心可持续发展 以队伍建设为重点,提升教育发展内涵,培训中心可持续发展。 1.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规定动作不打折,结合实际创特色,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思想业务素质。 2.抓好校长队伍建设。以完善校长选用、培养、流动、考核四个机制为抓手,出台《校长选任、考核办法》,建立校长任期制;开展争做“杰出校长”活动,努力造就一支有思想、懂业务、有作为、有魅力的校长队伍。 3.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坚决整治有偿家教和体罚行为;确保师训投入,提升培训实效;加强教学比武,提高教师技能。继续举办教师教学素养测试,组织集体大备课。把好教师入口关,引进教育人才。完善名优教师奖励制度,激发发展活力。开展争做“模范教师”和“幸福教师”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4.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后,调整县属培训中心,明确乡镇中心培训中心定位,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提升执行力。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推进培训中心民主管理。 5.加强培训中心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四优四实”行动(师资优质、校风优良、校园优美、文化优雅,管理落实、德育务实、教学扎实、科研求实),充分发挥培训中心文化育人功能。 6.深化培训中心特色建设。按照各培训中心制订的《培训中心特色建设规划》,扎实有序推进特色培训中心创建工作,着力打造特色管理、特色德育、特色教学,特色活动,努力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特色”。下半年组织全县特色创建成果展示活动。 (四)学生素质发展 坚持抓质量,科学抓质量。推进“实效教学”,全心促成“学习”,全程打造“活动”,全力促进“有效教研”,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突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素质为重”,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健身。提高德育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规范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强化“阳光体育”、“学生社团”、综合实践等活动。深化“县里抓,培训中心抓活动”工作,促进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 2.构建“高质量教育链”。促使抓质量的重心前移,各学段教育有机衔接。幼儿园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生活习惯;小学注重夯实知能基础,培养行为习惯;初中注重落实知能双基,培养学习习惯;普高注重构建知能体系、培养学能;职高注重接轨经济社会,培养职业素质。 3.优化教育教学管理。通过赛课、、培训等活动形式,优化培训中心管理队伍。各校建立健全教学巡查组,强化“严精细实”的精致管理,强化校长姓教工作。 4.打造“三常”实效课堂。立足常人、常态、常规“三常”促进课堂教学转型升级,效率提高。抓实、抓细备课、上课、作业和训练各个环节,推行“先学再教后练”的教学模式,继续组织“实效课堂”全员赛课活动。 5.建立科学的质量监测体系。强化质量跟踪监测、质量分析、评价与反馈体系建设,着力抓好科学和诚信考试。完善培训中心发展性评估考核和质量奖励制度。 6.落实“轻负担,高质量”工作。严格执行省厅减负“六个严格”“六个制度”的要求,向规范要质量,努力抛弃以拼时间消耗、透支健康为代价的投机行为。 7.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加强课题研究,摸索结对帮扶新机制,着力解决留守儿童因失管而带来的诸多问题。 8.提高教科研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县级、联校、校本、师本四级教研体系,建立学科教研基地,办好“学科智慧网”。 9.确保师生平安和校园稳定。师生平安和校园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基础。全力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稳定事件。
同/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