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发展大环境
老教协小语种
发表于:2017-09-11 17:19:34原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宇明曾表示,在“一带一路”沿线,虽然可以用英语等通用语言进行一般沟通,但是要真正走到当地民众中,真正了解周边和民族的文化思维模式,大大拉近与当地人的感情,就要用当地习惯的语言来沟通。“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有大批既懂得通用语言也精通当地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不过很遗憾,目前精通非通用语种的人才十分欠缺。”
不过,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通晓当地语言的人才只是一个方面。
“语言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青睐综合能力突出的人才。毕竟相对来说,法语、阿拉伯语还不是那么大的障碍,但是既懂外语又懂工程施工、土建等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很紧缺。”青岛鑫光钢结构集团总裁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目前该公司的产品已出口到沿线31个和地区。不过,复合型人才的稀缺仍是公司的一个“痛点”。
接受半岛记者采访时,橡胶谷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焱也表示,从近年来橡胶行业“走出去”的经历来看,企业对既懂外语又有其他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广泛。
“当前我们缺的不是普通翻译,而是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高层次翻译人才。”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黎琳在其撰写的提案中提到,以往“一带一路”小语种都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招生,受学科名称所限,课程设置一般采用语言学和文学相结合的框架,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对既懂外语又有金融、通信、机械等专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在回复半岛记者采访的邮件中,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骑提醒,小语种人才紧缺问题确实存在,但是这不是单纯数量问题,因此不是只靠增加专业和布点能够解决。一带一路建设缺乏的是通语言,懂文化,熟悉专业或是相关领域知识的人才。“市场所需的是关键性高端人才。如何定义高端?就是能够借助‘一带一路’小语种的背景文化知识,从事国际专业领域的分析、管理甚至是决策的综合性人才。换言之,既精通语言,又对对象国国别有一定研究,同时具备国际经贸、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积累,这种国际性外语人才是现在缺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