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改的都是什么?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改革前:3+X
[科目变化]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综合300分
[时间变化]固定时间:每年6月7日、6月8日
改革后:3+3
[科目变化](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选考(物、化、生、史、地、政)三门选考按比例折算等级
[时间变化]科目:固定时间6月;选考科目:分散其他时间,且改一次考试为多次考试
[形式变化]完善学业水平测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
02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改革前
中国高考几十年来文理分科带来的偏科、知识面狭窄、过早抑制学生可塑性等的严重弊端。
改革后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将 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
如下图的语文考纲
03中高考将包含小学知识,学科无考试大纲改革前
全国普遍存在的9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严重现象,根深蒂固的课内外教学的“奇、难、偏、怪“问题层出不穷。
改革后
从幼升小开始广泛阅读、见多识广,增加考试的范围、提升广度而不是难度,打破传统。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该掌握的必须掌握,基础的知识必须掌握,必须掌握的还要掌握牢固。
04“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1)分类考试
改革前:以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 一依据,严重导致中国人口众多而成材率却明显偏低。
改革后: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考试招生分开进行。
(2)重培养兴趣、特长
改革前:按照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分数线录取的方式
改革后:先取消三本院校,并逐步实施按照专业录取
(3)淘汰
改革前:是管用的
改革后:新高考改革最终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彻底改变“是管用的”这种观念,虽然改变的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尤其是观念的转变非常困难。
05降低选拔难度改革前:选拔难度大,应性强
改革后:①实现直升优质教育初中校、高中的机制②通过“校额到校”机制,让更多普通初中校的学生能进入重点高中就读。
06中国教育体制“迫不及待”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恢复高考40年,改革开放近40年,目前的中国急需的就是创新,创新要靠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机制。
07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国诚信体系的重建改革前:
改革后:素质教育
08生涯教育规划必将日益重要素质教育
内容庞杂,体系众多,远不像那么单一,既要瞻前顾后又要恰如其分,需要很客观的把握和策略。
生涯教育
主要是告诉孩子怎么了解他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有一个的认识,从而提前对将来的学习和人生进行规划。
请联系网站,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便捷、省心
该校与厚学网暂未合作,平台不保证课程的真实有效性。
如有侵权等争议,请及时与厚学网联系处理
网上报名
新闻资讯
更多>>-
高中物理必修一辅导
2016-06-29
-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2016-06-29
-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特点与初中物理的区别
2017-09-21
-
新高一如何适应各科学习?
2017-09-21
-
怎么才能学好化学?
2017-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