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学中文之汉字演变历史
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而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无数外国人热衷于汉字的学习,特别钟爱书法艺术。但是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往往在汉字的书写上存在着很大困难。对他们来说,对外汉语培训中的汉字是困难的但是也是有意思的。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多的一种文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历史过程经历的相当复杂的变化: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草书 。
汉 字其中的一种是以甘肃大地湾遗址的彩陶上的刻符为代表的抽象的、方折形的符号;另一种是以河南贾湖遗址的甲骨上的刻符为代表的生肖象形的符号。前者有序地 演变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刻划符号系列;后者则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象。到龙山文化后期,父系社会基本确立,该时期出现了良渚文化玉器上的成组的刻 符。这些刻符,有与大汶口陶器图象相同或相象者,也有与西安等地的刻符相象者。这些刻符可能是当时的雏形前汉字系统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处于中国 中央集权的奴隶制诞生的前夕,夏朝应该是正式的汉字系统形成的关键的时期,对汉字的发扬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汉字也有可能是仓颉所造。可能是仓颉 根据鸟,兽,虫的脚印所改编的。不过这只是传说的一种。具体还需经过科学考证。
汉字确切产生是在约公元前14世 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到了西周后期,汉 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出现让汉字线条化和规范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 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 形的方块字体。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 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 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汉字为世界上历史悠远的文字之一,在世界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并且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和喜欢。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厚学推荐学校
网上报名
新闻资讯
更多>>-
中国职协第五届理事会关注PAT对外汉语教
2014-03-25
-
在线教育具潜力领域TOP10:PAT
2014-03-25
-
PAT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简析
2014-03-25
-
学汉语,“汉语热”热遍全球
2014-03-31
-
PAT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注意事项
201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