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和健康发展之路
深圳红瓜子传媒培训机构
发表于:2017-12-04 16:40:27自从中国有了影视剧,它就和文化攀上了亲家,但长期以来,影视一直活在文化的边缘地带。如果说影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领域 ,似乎过于牵强,如果说不是吧,它又确实每天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渗透进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影响更大,间接地甚至直接地引导者他们对于社会形态的认识。作为一部优良的影视作品本身绝 对是好东西,它集美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为一身,根据体裁不同,有写实主义、表现主义、超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于观众,影视作品有其独到的导向与教育作用。然而纵观国内的影视作品,发现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有文化内涵、可圈可点的作品实在少得可怜。长此以往,我泱泱大国还有没有随时代进步而进步的作品呢?!
时下正值全国上下大力倡导“文化立国”的大好时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优势与作用愈显突出,发展文化产业已是目前增强国力 重要的战略措施之一。文化产业的传播能量巨大,产品所涉及之处无不将其价值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输送、渗透于受众的观念、感情与心理。影视剧制作正是以文化内涵为主的商品生产与商业服务行为,他综合了新时期社会存在的多种文化形式,其释放出的巨大经济能量更是其他经济活动都无法相比拟的,其对民众的影响和渗透涉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对民众的引导远远超过其他文化传播方式。这种通过荧幕或者荧屏幕输送到千家万户的文化产品所产生的强大能量更是影响着千百万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的必需品,尤其是电视剧。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人(尤其是青少年)每晚都追看电视剧,这说明人们的生活和思维受电视媒介影响很大。电视不单占据人们主要的闲暇时间,更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及其待人处事的取向及方式。
据广电总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电视剧年度题材规划量已超过了5万集,年度实际生产量也已超过了1万集。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 前沿的深圳,迄今为止,由本土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影视作品却寥寥无几,20多年来影视剧生产总量还不到百部,除了80年代初期制作的电影《少年犯》及近年由民营公司翻拍红色经典剧制作的《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片外,几乎没有什么剧目能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而以反映深圳本土文化及以深圳改革开放为题材拍摄制作的的电视剧更是少之有少,这从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深圳影视文化产业的薄弱,这也恰是我市广大影视文艺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广电总局在2005年第 一、第二批全国电视题材规划申报立项剧目的批复中连续两次强调:各电视剧制作机构和广大电视剧工作者应积极响应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努力关注现实生活,着力开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所展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美好情感和高尚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题材。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和制作机构在今后电视剧选题策划和创作上,努力刻画具有时代风采和当代中国人人格魅力的艺术形象,鼓励多拍摄反映农村及城市改革方面的题材,积极唱响主旋律,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的良好形象。
电视剧作品应该踩着时代的节拍,迎合广电管理部门的指示精神,伴着 “文化立国”的号角余音前进,将文化与经济经典融合,将改革与发展完美体现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发展之路。
作为电视剧和电影,必须集合各种时尚元素,抓住观众的心理期待, 实现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让人耳目一新。采用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技巧和特殊手段,巧妙地与艺术相结合,力求达成艺术特色与思想主题的融合。目前,各类题材的电视剧充斥着千家万户的荧屏,司空见惯的警察抓小偷式的破案,远离现实的帝王将相,和实际生活相差甚远的青春偶像以及好官抓坏官、谍影重重的内战…已经麻木了受众的观赏神经,每天坐在电视机前几十个电视频道的频繁转换已成普遍,平铺直叙或故作深沉的苍白手法已经让人看到了中国影视文化人近成黔驴;部分人也在学着不明所以的舶来风格,拍完之后四不像,完全谈不上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不能传播社教、引导荧屏新风,大多数剧的内容远离现实,没有时代特色,如果一部作品能充分凸显出对理想、信念的张扬和对人性的尊崇,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同时故事性又很强,非常具有可看性,通常这类题材也是令百姓关注和期待的。
广电总局一再强调要求各影视制作机构多制作反映农村或城市改革题材的影视剧,对于弘扬主旋律的精品之作尤为重视,大多符合本精神的电视剧都会由中央电视台进行收购。但是时下国内荧屏充塞着垃圾剧集,“韩风”劲刮、“野蛮”到底、“无间”没完、“戏说”不断、“格格”连篇,各种续集阵容固定、剧情雷同、但还在接二连三的狗尾续貂,这大大打击了观众的热情,且大有观众不吐不停之势,似乎中国影视创作队伍已是江郎才尽了。时代需要好的影视文艺作品,观众(老百姓)更是期待着茶余饭后健康积极的娱乐精品,敷衍观众无疑在自掘坟墓。据业内人士统计,目前反映农村、城市改革及艰苦创业题材的仅占据市场5%的份额,其市场潜力巨大。
其实,中国电视产业改革的思潮不断涌动,早在5年前,各省市有线电视台开始调整各自的收费标准,与此同时,国内30多个收费频道进入激情酝酿中。早在前年上半年,中央电视台以10个栏目作为试点,彻底实行制播分离(即电视台只负责播出节目而不制作节目),央视10个频道全部成为商业经营的专业频道。种种产业变革骤然勃发,终于使得一度低迷的中国电视业迎来了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全国许多省市有线电视台开始调整自己的收费标准,电视节目的收费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运做。广电总局透露,将力争在两年内推出30个收费频道。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市场巨大,我国目前一年电视节目播出总量近1000万个小时,但却只有200多万个小时的节目可供播出,电视节目的缺口如此之大造成了供需极不平衡,也导致了国内电视节目的反复重播现象。随着各级电视台实行制播分离这一市场的容量将进一步扩大。而广电总局为净化荧屏对涉案剧退出黄金频道,同时对古装剧进行整顿,为内容积极健康的电视剧营造了更为有利的空间。目前电视台播放的节目有80%来自市场,选择此时投资电视剧已是绝 佳时机。下面对常见的成功电视剧几大要素做下简要的分析。
成功要素分析:
不能说收视率高的电视剧在艺术上都是成功的,但是依照商业标准上
反观它们“成功”因素,不外乎以下几点:
▲成功要素之一:剧本!
一个电视剧 先吸引人的是它的故事情节。三角恋和悬念是必不可少的,当人们随着它的情节亦悲亦喜的时候。那么它的收视率自然有了保 证。无论是现代剧还是古装剧,事件背景无论是宫廷还是大都市,都不同程度将人性情感进行了反复折腾。爱情、离别、生命、竞争,时空不停转变、历史时期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配合了现代人对人性的探索永无止境这一特点。所以收视人群不会觉得它们很生疏、很遥远。
▲成功要素之二:制作!
人们打开电视机的时候,如果 先看到的节目制作精美,那么自然能吸引住人们的眼球。制作的关键就在于——画面。也许可以没有明星阵容,但是必须要有精美的画面。都是以青年男女为主要表现群体,如果男演员英俊潇洒,女演员国色天香,就从某种程度上刻意为收视群体创造了轻松、“养眼”的视觉愉悦感。
▲成功要素之三:知名的编、导、演队伍加盟(明星效应)!
纵观当前市场,片商们无一不是盯着剧集的编、导队伍及片中的明星议价购片,尊重这条市场规律,重量级的编、导、明星加盟,可以使作品在市场点上锦上添花。
▲成功要素之四:宣传!
当一部影视作品从开机当日开始就有人对其关注。那么即使这部电视剧烂如《笑傲江湖》也会成功!从“包装”上看,以上各剧都不约而同采用大规模的媒体轰炸。不间断地对收视群体灌输着各自独特的点。
目前国内的整体经济处于银行银根紧缩、房地产不景气、股票市场起伏不定的不稳定环境,投资影视事业兼具短、平、快、稳之功效,相对风险较小。剧目的成功以题材、情节、演员阵容、制作班底、发行优势 具关键性的影响力,市场奇缺的题材加上一波三折的爱情主线,附以精美绝伦的风光相互穿插,就具备了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再降同名同内容的小说提前上市,就提前预热了观众市场。艺术与商业的有机结合是国际时势所趋,可发挥巨大的宣传力量,相辅相成、利益均享,这应该是投资人和制作人共同的愿望。
前些日子,曾看到一篇帖子,题目为打皇扫妃,本人没来得及看内容,但仅仅是这个题目,就能给人一丝快慰。尽管这样的人不是多数,不代表主流,但终究是有人觉醒了。
为什么要打皇扫妃?在这些铺天盖地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给观众的是唐朝、明朝、清朝,那么传递给观众的文化也是唐、明、清的文化。除了一脉相承的帝王独栽思想、奴才思想,除了将相的权术之争、欺下瞒上,除了人性险恶,世道艰难,还可以给观众什么?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历史文化被电影、电视翻来复去的不知拍了多少遍,还有人拍,还有“人”投资,这样的人,难道不是阻碍影视进步的绊脚石吗?纵观华夏历史,无不是山河破碎,血流成河的历史。又有多少历史可以让我们沾沾自喜。这样的作品,给观众的内容不能说没文化,那是历史文化中瑰宝。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不是缺少历史文化,而是在这些作品中,缺乏历史留给我们的醒世、警世文化。几部盛唐的作品,演得天花乱坠,看得心花怒放,仿佛现在大家就活在盛唐,以致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得过且过,表面看来繁荣昌盛,互助互爱,实质上人心大都麻木不仁了。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声,结束了我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试问谁会打响这影视革命的辛亥声?历史只有一次,影视作品的超越不是历史的超越,同样也不会是文化的超越。
改革,反腐的影视作品,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中央到地方,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本人惊呼,大报小报都是改革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抓获的*也是越来越多,为什么一看改革反腐的影视作品,却发现怎么还有这么的题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从1978年改革以来,至今应该没有人反对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发生的不良结果,以及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老百姓们都默默承受了。而遇到房屋拆迁纠纷,土地赔偿这些实质、根本问题的矛盾时,那些什么所谓第四代、第五代导演却拿不出作品了?医疗改革不说惨败,也算是英勇就义了吧,怎么没有作品呢?每年一到七、八月,就跑出几个野人大喊解决了多少贫困生读大学的问题,喊几声后,就又跑了,这些怎么就没有作品呢?如果影视作品与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关系,那凭什么用老百姓的钱不为老百姓办事呢?拍了无数的反腐作品,给西方的观察家传递了一个信号,我国民主了,有言论自由了,政府存在的问题,敢承认了。但是,观众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所有的作品都是在说明和解释这种现象,充其量有一个量的期待,而不是度的期待。这些作品无非是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人童话。中国人,虽不是绝顶聪明,但也绝不是孔武有力的粗人,老百姓更不是布里丹寓言里的那只驴子。
现情片,看得本人想吐。之所以没有吐,是因为我只看过开头。如果坚持所得到的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放弃。而且严重的就是大量模 仿西方、港澳、韩国(本人抵日,不看日片,所以不知有没有模仿日本,但我知道中国就没有拍出过《人证》这样的作品)的作品。让人想要抗议的是,观众一说没有好作品,那些大导、大制作就说没有钱,难道一部好作品真的要钱才能拍出来吗?这完全是一派胡言。本人看过山西电影制片厂2003年出品的《暖春》,看的热泪盈眶,据称只用了200万的制作费(本人未考证是否真实),那些动不动就拉赞助,一上马就是千万的作品,有几部被观众们叫好。如此看来,不是钱的问题,根本还是文化的问题。感觉上这些人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唯 一和老百姓的区别在于,他们能大把大把的烧钱,烧完的,再烧老百姓的。
爱国片,本人认为值得叫好的就只有《上甘岭》和《高山下的花环》这二部。由于这个话题较为敏感,牵涉到民族精神的问题,本人就不多说了。
儿童片,完全是一片空白。说是苍白的也不为过。二十年前我们看的是什么,是《小兵张嘎》、《赛虎》、《小英雄雨来》,可二十年后的今天没有能超越他们的作品问世,我们只能接着看老片。一部80年代初期拍摄的《西游记》影响了几代人,后来狗尾续貂的几部简直就是胡扯,完全不尊重原著思想,愚弄大众、亵渎佛法到了极点,唐僧谈起了恋爱,还会盖世武功,既然那样还用那么多人护送去西天干吗?直接飞过去拿走真经就回大唐得了。
放眼看看国内的影视作品,鲜有表达自身文化的作品。要么是模仿,要么是舶来品,要么是换包装。影视没文化,只能活在文化的边缘,只是一个个体,更糟糕的是,影视不是唯 一没文化的个体,这样的个体正在现实中大行其道,正在由少变多。只有将文化真正渗入到影视作品中才会制作出可歌可泣、影响后人的作品!
请联系网站,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便捷、省心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现状分析和健康发展之路 原创内容,请点击深圳影视制作培训
热门课程
-
深圳视频制作剪辑包装培训班
询价
-
0基础自媒体短训班
询价
-
深圳C4D三维动画制作培训班
询价
-
深圳抖音实操运营培训课
询价
-
深圳短视频新媒体运营班
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