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首页  >  声乐新闻  >  唱歌中声区的训练方法

唱歌中声区的训练方法

[2015-03-11 13:09:19] 浏览量:1204 来源:

沈阳祥音声乐培训培训中心

唱歌中声区的训练方法
(一)采用以真声为主,混入适当声的训练方法。
在中声区的训练中,特别是在由低到高排列有序的产生换声现象的一组音上,发声时一定要注重有真声的存在。首先要找到喉头正确的位置,同时要保持稳定在这个位置上。第二要找到气息支持的感觉,也就是要找到腰和小腹在发声时如何正确用力的感觉。例如女高音在音阶练习中,当音高上行到f1和#f1时喉头要有轻微向下的感觉,其目的是有意识的拉紧声带、增加声门的闭合,加大挡气的感觉。同时也相应适度地增加小腹和腰部的力量,增加气息的支持。并且尽量保持舌根的低位,适当的提起软腭,开始混入少量的声。这里要求舌根降低和喉头略微向下,都是为了训练声带肌、环甲肌和环杓肌组积极主动。非常协调一致的配合能力。要自如地完成这个练习过程,从思想上讲应该是有意识的自觉过程。当音高上行到g1、ba1时,除继续按上述的要求做以外,要逐渐增加声,同时开始减少一些真声,当音高继续上行到a1、bb1时,所增加的声的成分和减少的真声的成分,都要比g1、ba1时多一些。这样逐渐轻微的调整练习一直进行下去,当音高上行到b1、c2时就能比较顺利的通过了。再继续上行到be2、e2时,要为了过渡到高声就必须混入更多的声,同时也要进一步减少真声。在上述的这个训练这程中,一定注意保持舌面平凹,软腭上提,舌根的位置要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喉头稳定。而只有喉头稳定并有向下的感觉,才能保证声门紧闭。也才能使产带拉紧达到高音变化时所需要的张力,发生时才不会出现声音空虚无力的换声现象。如果喉头不稳定,随着音
高的上行而上移,这样必将导致声带张力不够,达不到音高的要求,则.必然会出现虚空的声音。在练习下行音阶时,把上述的这个过程反过来进行练习,也就是随着音高下行逐渐减少声的成分,与此同时要逐渐增加真声成分,到e1以下时,要逐渐转为更多的真声。这是换声区训练的方法之一,也就是从真声人手,以真为主逐渐混入声的训练方法。
(二)采用保持声音高位置的训练方法。
在整个发声练习中,要努力做到始终保持有头腔共鸣,也就是一定要保持声音的高位安放,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人声音域的中低声区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失去高位安放,也就是高位置,中低声区的声音就会显得苍白而生硬失去光彩,在中声真声混合的过程中,如果声音的位置不高,真声的结合就不可能自如协调。在这里,头腔共鸣起到了溶合真声的作用。要做到真声不完全真,声不完全,真声里有声,声里有真声,还必须做到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合理运用。在人声的三个声区中,口咽腔共鸣具有比较重要的位置。特别是中声区,口咽腔共鸣起着主要作用,其次是头腔共鸣,再其次是胸腔共鸣,在低声区则主要是胸腔共鸣,其次是口咽腔共鸣,再其次是头腔共鸣。到高声区主要运用头腔共鸣,其次口咽腔共鸣,再其次是胸腔共鸣,在整个发声练习中,随着音高的变化,严格运用不断调整中的混合共鸣。特别是在中声区从f1到f2这个音区中要特别重视声音的高位安放,尤其是女高音更要注意在“a1、a1、bb1、b1这四个音上的高位安放,因为绝大部分的女高音歌唱时产生换声现象就在这四个音上,为了能使其顺利解决,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从f1开始混入声的训练办法。同时,为了能保证真声混合运用自如,我还特别强调必须做到有意识的保持声音高位置的要求,这样就保证了换声区过渡的完美,效果非常理想。
(三)采用气息支持的训练方法。
在整个换声区的训练过程中,气息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带振动的次数取决于声带本身的张力,以及声门下呼气的压力。前面所说的真声的结合练习,就是为了训练声带肌、环甲肌以及环杓肌组的协调配合的能力,进而解决了声带张力和声门紧闭的问题。然而不解决呼气时声门下的压力问题,不解决气息的支持同样是不行的。因为要求声必须是结实、明亮和有威力的声,而不是虚的、弱的声,只有这样才能和真声混为一体。因此要求气息的支持要积极有力,不僵而且适度。这就要求在换声区的练习中,必须找到腰和小腹用力的感觉,就是要找到呼气时,腰部要有保持扩张的感觉,小腹要有在保持的前提下,逐渐有力的回缩的感觉。以此来保证在发声时,声门下有足够的呼气压力。在训练中同时要注意,气息的支持是在随着声音的高、低、长短而不断的调整变化中进行的。
咨询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零基础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周末班
  • 全天班
  • 一对一
  • 器乐
  • 钢琴
  • 声乐
  • 吉他

网上报名

热门信息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