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被逼哭着跑完3公里,妈妈的回应亮了
作者 | 若桃
哭着也要自己跑完!
前几天,在看到一则视频:
在上海「用心趣跑生活节」上,一个6岁小男孩哭着跑完了3公里。
妈妈坚持不抱,认为不能轻易就「算了」,因此坚持让孩子「哭着也要自己跑完」!
男孩哭着说「我很累」的时候,妈妈回应:
不可以就这样算了。马上要上一年级了,再给他这种算了吧,那以后上学怎么办?他没办法坚持的时候,难道都「算了」吗?
教育孩子,妈妈的高职责就是给孩子安全感,倘若妈妈存在是为了让孩子经历挫折,那么孩子一生的挫折就没完没了了。
挫折教育真正的核心,绝不是给孩子故意制造挫折,而是陪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心理学家认为:
一个人取得成就,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
在智商、情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成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前段时间,在看了另一个视频。
男孩进行跆拳道练习,要徒手击穿木板。
一开始,男孩击打木板,气势很足,但手只要触及木板就退缩。
教练告诉他:
当你感觉很疼的时候,就拼尽全力克服它。不然,这会成为你生活或者做任何事情的障碍。
最后,孩子哭着用尽全力,木板在眼泪掉下来的瞬间被击穿。
教练问男孩:
你为什么哭?是这样的,孩子,哭也没关系,我们男子汉也都会哭。
教练一边安抚男孩让他说出委屈,一边靠近男孩,半跪着与男孩平视。
男孩抹着眼泪说:
因为我觉得用手击穿木板真的太难了。
教练告诉他,
生活中有的事情就是比其他事情更难的,这些事情看起来很难做到,但即便如此,你还是要像个男人一样做到它。
这会让你流泪,这个过程不论谁都要付出鲜血和汗水,只有你克服一切。
我只是希望,你要全力以赴,你的内心要比拳头更强大。刚开始的时候,你无法突破过去的习惯,那就努力战斗,逐渐地克服艰难险阻。
最后男孩成功突破自己,大吼一声,木板随之被击穿。
场下响起了掌声。
给孩子挫折教育,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不是一味地压制孩子内在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就得见到彩虹」。
它是一种教会孩子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强大脑》有一集,意大利男孩安德烈·拉托雷,对战中国男孩李云龙。
节目组要求挑战者,记忆51对新郎新娘的随机站队顺序,并用人偶模型把排位展示出来。
其中有一幕,李云龙误以为自己摆放错误,在现场失声痛哭,嘴里一直念叨着:
我摆错了,可是我记对了呀!
突来的挫败感,让李云龙整个人都崩溃了。
安德烈·拉托雷看见,忍不住落泪。主持人问他原因,安德烈·拉托雷说:
我看他哭得这么伤心,也觉得很难过。
成绩公布后,情节反转,李云龙赢了,他立马破涕为笑。安德烈·拉托雷,也没有因为失败而悲痛不已,大方地跑过去祝贺,并拥抱李云龙。
挫折商,又叫逆商,犹如心理自我免疫系统,不仅保护自己免受困难与挫折的侵蚀,还能提高生命的动力,以勇气与智慧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不同的态度导致了不同的结局,或是到达理想的彼岸,或是缩手缩脚碌碌无为。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很出名的「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换句话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前面的10%不可控,后面90%是可控的。
遇到挫折可怕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对挫折时的心态,心态崩了,人就跟着崩了。
在困难面前做到冷静思考,理性对待,就是一个人容易被成功眷顾的地方。
要想得到,就要学会等待与付出
离家比较近的万达二楼,有一家章鱼小丸子,口感特别好,每次带孩子去排队,都会遇到一些小朋友,抱着爸妈大腿发脾气,催促妈妈快一点,快一点。
有爸妈为了满足孩子,会让孩子插队或者自己插队。
但事实上,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很多事情,是不得不耐心等待的,可能还得忍受饥饿,可能需要自己动手去获得。
鼓励孩子比帮助更重要
经常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独立去完成事情,而不是孩子提出要求,就帮他达到。
比如带2岁不到的女儿去菜,一出门就会告诉她,要自己走路去。
如果累了,妈妈可以停下来等你,陪你一起休息,给你加油,但妈妈不会抱你只会牵你。
刚开始,她虽然答应得好好的,但也会耍赖。多次鼓励以后,慢慢就能靠自己的能力走来回。
网上报名
新闻资讯
更多>>-
太原少儿英语哪家好?
2017-10-23
-
关于爱贝,我想告诉你...
2017-11-07
-
爱贝 #11.11# 购课狂欢节!
2017-11-07
-
2017 爱贝 11.11 购课狂欢节
2017-11-11
-
这些简单的日常活动竟能帮孩子提高思维能力
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