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首页  >  记忆力新闻  >  初一是道坎,初二是个坡,初三是座峰

初一是道坎,初二是个坡,初三是座峰

[2019-04-08 10:45:48] 浏览量:107 来源:

核桃记忆


教育中常说,孩子的小学时期是养成的教育,是习惯培养的时期;初中的孩子,学习心态决定一切,不管小学时期成绩如何的好,初中阶段心态的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求学之路的失败。


尤其在初一这个过渡的时期,原来学习好的心态不好败下阵来,成绩不好心态很好成为后起之秀,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这里,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些在进入初中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学会制定学习计划,有计划地学习


一进入初中,同学们都会惊奇地发现,与小学老师们事事关心,面面俱到相比,初中老师管得很松,作业留得不多,或者即使很多,也不检查。

上自习也没有老师看着,随便说话,也没人管(这一点,应该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这一点足以警示你的孩子小学成绩很好,初中成绩直线下滑的主要原因,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心态尤为重要,尤其学历不太高的孩子家长,孩子小学时期你陪读陪写陪练,进入中学会搞得你措手不及)。

1)应该培养孩子自觉地学习。

有些孩子管不住自己,放任自流,不能自觉地预习,复习,这样的学生多半缺乏自制力,不刻苦。

长此以往,与那些能够自觉学习的同学,差距就会越来越大。等家长发现孩子差距的时候,一般就很难赶上了,因为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的时候,孩子都不能让自己努力自觉的学习,当出现了差距,孩子的畏难情绪就会变成隐形的,只说不做,这样的心态,表面看很努力,实际不出效果,请普通家教只辅导功课不能解决心态问题,只能是事倍功半。

2)让孩子要有计划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自己学得好的部分,学得不好的部分,要有计划的随时查漏补缺。而且,初中难的学科较多,有计划地分配时间,避免偏科也很重要。

让孩子能够早点找一本中考考纲,了解将来考试的范围和难度,好对症下药,有所侧重。


二、思想不能松懈,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掉队


万事开头难。相当一部分孩子,进入初中后,以为考入中学,甚至考入实验班,就万事大吉了。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努力,这就大错特错了!等进入中考的时候,有的是实验班的同学成绩还不如普通班的。

初中三年,眨眼即过,而且初一、初二、初三环环相扣,初一的知识比较简单,但如果基础打得不牢,不能开拓思维,到了初二学习几何证明,初三学习二次函数就会感觉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还要学习两门新的学科——物理和化学。

三门课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就很难赶上了。所以,孩子跨入中学大门开始,就要有长远的计划,步步为营,占得先机。


三、摒弃小学不好的习惯,养成认真、踏实的习惯


这个毛病在小学的学习中还不是特别凸现,原因是,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即使你粗心大意,也只是会做,写错马虎而已。但到了初中,这就包含两层含意:


1)似懂非懂。


随着初中知识点难度的提高,孩子如果再抱着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师所讲的题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于马虎。

前者根本上讲就是不会,不懂。(有的学生看似什么都会,就是考试不会)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很难改正,而且这样的同学还觉得自己其实很聪明,老师讲得都会,只是偶尔马虎而已,结果考试成绩总是一塌糊涂。


2)在完全会做的情况下,孩子老是做错题。


这种马虎在小学时,大家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小学,马虎一点,还是不能影响到你在班里的排名。

而到了重点中学,尤其是实验班,竞争很激烈,大家都很聪明。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更努力,更踏实,更少犯错误。

这也是很多特别聪明但很毛躁的同学在小学成绩很好,而到了初中后,成绩越来越差的原因。


不会当然要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表面上看这是对的。

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一道题目,一个技巧,只有自己亲自弄懂,独立求解,才是真的明白。

向其他人请教得到的知识,我们只是得到了知识本身,但并不一定了解如何运用,下次遇到类似题目,还是很难解得出。

所以,这里我还是希望家长要明白:中学的孩子面对一道难题,首先,要刻苦地独立思考,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争取自己解出来。有收获的。

但如果实在解不出再向别人请教,孩子的心态就会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请教时很注意别人是怎样思考,运用技巧的,而不是仅仅关心。

这一点是重要的。进入初中以后,同学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成绩不管怎么努力也是停滞不前,或是与同学、老师之间有些小矛盾等等。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有些同学甚至会因此而一蹶不振。遇到问题,首先要让孩子自己学会自我调节,多从自己方面和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

有一些孩子为了自尊心,逃避问题,不愿意把问题拿出来与别人沟通。这样做并不能保护一个人的自尊心。

要想保护自尊心,只有把问题解决了,成绩提高了才是硬道理,有了成绩才会真正获得认可和尊重。

总之,初中三年是关键的三年,初一是初中和高中关键的一年,一旦初二或以后出现了问题,孩子的成长就不是简单的教育了,而是艰难的矫正!

这时期的风险,家长不愿意承担,老师或机构更不敢承担,终受害的是我们的孩子!



升入初二的同学马上能感觉到知识的难度和初一不是一个级别,比如初二数学含中考60%的考点,中考几何难的辅助线构造是在初二进行学习,同时初二开始学物理的缘故,精力会相对分散一些,也加大了学习的难度,所以,初二通常被称为“爬上坡路”。


初二就是冲向山峰的“坡儿”。

与起点处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处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还有那条红线。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与寂寞为伍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有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大家公认,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

在别人奋力攀登的时候,有些孩子产生懈怠放松的心理,很容易滑落坡底。


初二孩子成绩滑落的主要原因:


1. 初二一年的知识量要超过整个小学六年的二倍,不努力是学不好的。

   2. 小学生、初一学生中,一部分学生贪玩好耍成性,不思进取,学习习惯非常糟糕。

   3. 由于学生刚进入初二,心理发展不成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困难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自我安慰,自我放弃。

   4. 十三四岁孩子的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青春期的来临。

   5. 青春期孩子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

   6. 家庭关系不和睦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7. 亲子关系的对立,也是常见的分化原因。


    如何爬上初二这个坡:

    1. 要特别关心几何、物理和英语的学习。 

        这三门课能取得好成绩,其他科目一般是能顺利通过的。

   因此,家长一定得设法让孩子喜欢这三门课,一方面帮助他们认识这三门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     方法,坚信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学好的。

   如果发现他们落后和掉队的迹象,及时与老师沟通,寻找根源,老师和家长共同配合解决问题。

    2. 偏科!杜绝偏科现象的出现

      偏科相当的可怕,有些初二同学几乎每个数学压轴题都能做出来,但是做完之后就在那“默写”某个课文。

   一问才知道,偏科,语文总在70边缘徘徊,对于考学是非常不利的。

   偏科的危害就不用我说了,可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到初三再想补“瘸腿”是多么的难——原因很简单,每科都在复习!所     以初一、初二阶段,尤其是初二阶段千万不要出现偏科现象!

   偏科相当的可怕,有些初二同学几乎每个数学压轴题都能做出来,但是做完之后就在那“默写”某个课文。

   一问才知道,偏科,语文总在70边缘徘徊,对于考学是非常不利的。

   偏科的危害就不用我说了,可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到初三再想补“瘸腿”是多么的难——原因很简单,每科都在复习!所     以初一、初二阶段,尤其是初二阶段千万不要出现偏科现象!

3. 培养孩子刻苦、勤奋的品格。

         现在网络发达,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关于因勤奋而获取回报的案例,也有各种流传甚广的鸡血用以给孩子鼓劲加          油,比如前一段刷爆朋友圈的老师的演讲《人生很贵,请别浪费》。

    把这些传达给孩子,让他们逐渐领悟到,要想活得光鲜亮丽,必须在吃苦的年纪勤奋上进。

  4. 要养成细致、扎实、严谨、高效的学习习惯。

      包括学习方面、思考方式上、生活方式上。越是聪明的学生,越要注意学习的计划性,思维的逻辑性,书写的条理性。培养       他们经常反思的习惯。

  5. 父母要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生理知识、性心理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现在学校都设有专门的心理老师,鼓励孩子如果有困惑和想不开的地方,及时寻求帮助,从而解除孩子心里的包袱,专心学习。

  6. 对孩子崇拜歌星影星、痴迷上网、痴迷游戏、交坏朋友、谈恋爱、看书刊影视等要密切关注。

    要尽可能地避免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频繁接触这些东西,少受不良影响。在孩子上初一时就与孩子讲清道理,说透      危害,“约法三章”。出现这些问题的苗头时,及早发现,早做工作


2019“超强大脑”阳光夏令营让你惊奇的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第43期:2019年7月12-7月19 日   北京

第44期:2019年7月20-7月27 日   北京  

第45期:2019年7月28-8月04 日   北京

第46期:2019年8月07-8月14 日   北京

第47期:2019年8月15-8月22 日   北京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智力开发
  • 记忆力开发
  • 潜能开发
  • 1-2
  • 3-4
  • 5-6
  • 幼儿舞蹈
  • 儿童故事
  • 动手动脑
  • 其他辅导

网上报名

热门信息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