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心理咨询,了解拖延症
了解心理咨询,了解拖延症
听到了很多人提起,很快时间到新的一年,有很多人都说新年愿望和规划,我却想,另辟蹊径,就是想问问大家,19年剩下的这些日子里,我们想怎么过?
如果让你寄希望于明天很容易,让你的思维停留在此时此刻,然后,我们静静的想一想,如何利用好接下来的这55天,让自己每一天都过的比之前更有价值?
有的人有拖延症就是因为没有计划,就算有的人写了计划也不见得会按照计划做事。
我们总是有着各种理由,阻挡着我们完成目标和计划:
我要先努力工作,等赚够了钱,再去到处玩吧。
这件事好难啊,我这辈子都做不成了。
我现在实力太弱,等实力强大些再去应聘吧。
整天要照顾孩子,孩子离不开我,根本没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近期没有时间,等过过再去做吧。
……
没时间、没精力、没实力…… 好多事情还没尝试做,就已经在脑海里被我们打上了大大的叉。
电影《白日梦想家》的男主角沃特,是一名在《生活》杂志工作了16年的胶片洗印经理。
他性格内向,一直无法跟心仪的同事谢莉尔开口搭讪,面对生活他像个旁观者,时常放空自己做着白日英雄梦。 直到有一天公司被并购,杂志需要做一期的封面,而封面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找到狂野摄影师尚恩的一卷胶片。 此时,沃特终于想要做些什么了,他主动开口和谢莉尔讲话,并在谢莉尔和母亲的鼓励下踏上真正的冒险之旅,此时他发现原来梦想中的冰原、大海、喜马拉雅山远不及现实一般壮丽。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像沃特一样,心中有着山川和大海,却一直做着白日梦想,不敢在现实生活里踏出一步。
沃特这一拖就是16年,终于因为「杂志社被并购」这一契机迈出那一步。
那么我们呢,我们也在等待着外界打破我们的「白日梦想」,给我们一个机会吗?
如果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我们或许可以自己创造一个机会,打破我们的「白日梦想」。
拖延症,是种病,得治啊~~啊哈哈
胡适先生曾在日记中写道: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你看,拖延症可不只是发生在你的身上,连胡适之先生都在为拖延而苦恼呢!
其实,拖延症是人类的普遍现象,而拖延症的成因并不是因为懒惰,它是有着心理学因素存在的。了解了拖延心理,也许能帮助你,从根源上找到无法行动的原因。 《拖延心理学》一书中把拖延症的成因归结于4点:
1、不感兴趣或不情愿
2、任务很难,不容易实现
3、完美主义心理
4、注意力的分散
而你一直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第二点、第三点密切相关。
关于「任务很难,不容易实现」: 试想一下,要求你在三天内学习一个很难得数学方程式,然后在三天后的考试中获得90分以上的成绩。 显然,这三天的时间是很紧张的,但你会现在、立刻就去学习吗?还是先吃个苹果、看会手机再去学习呢? 因为任务很难,已经超出了“跳一跳够得到”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选择性地拖到不能再拖,然后“爱咋咋地”。 还有一些人,属于心理学上定义的“冲动型”性格,他们过度关注即时激励,急于求成。恨不得三天内就干完别人一年才能做完的事。 但开始执行时,才发现计划都做不到后,就一直拖着,然后什么都不做了。 针对这一点,有两条建议供参考。 一是,在心理上进行“自我洗脑”:反复告诉自己,不要高估自己一天能做成的事,也不要低估自己一年能做成的事。芝麻是一节一节长的,饭是一口一口吃完的。 二是,在行动上分解目标:将目标一直往下分解,分解成能完成的很小的目标,然后再去完成一个个小的目标。
关于「完美主义」心理: 你有没有一种经历,当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要去做时,你总是想把它做到,然后总是沉溺于细节之中,不断地计划、修改,宁可完不成也不能做不好。 完美主义者是不允许瑕疵存在的,他们之所以一直拖延,往往是因为恐惧或是欲望。他们想要被更多人认可、想要“一举成名”,因而害怕不够完善。 他们宁愿承受拖延所带来的痛苦,也不愿意承担努力之后却失败了的结局。相较于无能(或是失败),他们更愿意被贴上懒惰、不用心的标签。 通过拖延,他们可以永久保持自我的一种认知:我是有潜力的,也是有能力的,这件事如果留给我更多的时间来做,我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解决因为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有两个方法: 一是,更新自己的认知:从心理上能够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还有下一次进步的机会,不要一次性把事情做完。 二是,严格按照截止日期推进自己的目标: 西方文化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帕金森定律」,它的主要观点是说,不管一个任务有多么复杂或者简单,它总会自动填满你给其分配的所有时间。 所以,拖延往往是因为你给自己设置的时间过久,其实你给自己设置三天时间做完一件事情,也是可以完成的。 做了总比完美要好。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做一件事,就已经成功了大半。放低要求,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行动起来。
04 自我,是你展开生命的过程 听一个心理咨询师讲过:
什么是自我?自我不是你已经长成了某个样子,而是,你展开生命的过程,探寻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自我。
所以不要等自己成为了一个什么样什么样的人之后,再去做你一直想要去做的事情。
等我有钱了再去西藏吧。
等我再瘦一点再去谈恋爱吧。
等我有时间了再去学拳击吧。
等孩子上小学了,我再去学跳舞吧。
……
“等”的事情永远有很多,你永远不会等来一个完美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刻,那你想要做的事情就永远不会开始。 而那些所谓的“等我xx之后”的借口,让我们可以一直觉得,嗯,没关系,我的人生还没开始,再等等吧。 愿望应该是一个始终正在发生的状态,它是一个过程,它不属于未来的幻象,它属于当下的每一个时刻。或许,就在5分钟后,开始收拾屋子做起。
我们做愿望清单的原因,应该是本着初心,不应该仅仅只是因为“2020年要来了”,而应该是——“我诚心诚意地渴望着更好的生命,并愿意每时每刻都在努力。” 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生命,比如,50年之后的我,或者10年之后的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命的过程,并不是一定要在30岁前挣够100万,也不是要比别人更加优秀。
愿望清单不是和别人比的清单,而是只属于自己的清单,是另辟蹊径的独特。 生命是一个过程,每一天和前一天相比,只进步0.01%就很好。真正滋养我们生命的,是这个持续进步0.01%的过程,而其他的,诸如财富、名声,都只是伴随着这个过程的展开,而产生的副产品。 很多人都说“我们要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但是“过好”这两个字好像并没有这么重要。
失败了没关系,做不好没关系,不完美更没关系,只要我开始做这件事情,我就行走在了成长的中途。 山高水远,又何必太过匆忙?
厚学推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