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都考什么_公务员考前培训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都考什么_公务员考前培训
一、总结过去:结构、题源、理念
国考常识判断模块每年考25道——这并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考试的内容,2007年和2008年的国考常识题都是法律内容,因此,彼时的常识判断完全可以称为法律常识。其中,因为公务员是权力的具体行使者,常识判断中也就侧重于与公权力相关的“公法”——宪法和行政法,下表是对2007年和2008年常识题目内容动向的总结。
可法关于期限的规定作出决定
D.因法律关于期限的规定不一致,报请全国人大会裁决后再作决定
不难发现,2008年公务员考试07题的题干与2004年司法考试第二卷第40题基本相同,选项实质上也完全相同,只是对表达方式和选项顺序进行了细微调整。
这一题源上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考点就是考过的点”,也就是说,国考法律常识就是在其他法律类考试中已经考过的。因此,我们认为好的复习理念就是“从中来,到中去”,通过大量练习其他法律类考试(主要是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和司法考试)的历年,来应对法律常识的——这一理念迄今依然适用。换言之,复习已经考过的历年,就是在做未来的公考。
当然,国考都是单项选择,我们只要做那些考试历年中的单选题即可。
二、慎思当下:内容多元化、考点复合化、格局的重组
2009年国考常识判断模块的变化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内容的多元化、考点的复合化、格局的重组。
(一)微观:考点复合化
考点的复合化,与考点的单一化相对应,指一道题目不是单一考点的考察,而是多个考点的复合考察,这在2009年表现得淋漓尽致。以2009年国考第8题为例:
8.晚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至15世纪)的历史大事是:
A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C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D英国工业革命
(:D)
该题是典型的复合化考察,它考察了活字印刷术、日心说、蒙古统一、英国工业革命这四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如果知识不够,就很容易失分。
我们可以将之与下面这道考点单一化的题目(2009年国考第2题)进行比较:
2.今年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三十年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A上海 B安徽 C广东 D浙江
(:B)
相形之下,后者难度要低很多。
实际上,上述第8题难度还是比较适中的,复合化发展到极端就是这样的题目(2009年国考1题):
11.下列历史时间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秦统下
B司马迁修《史记》→文景之治→王莽篡汉
C玄武门之变→黄巢起义→安史之乱
D杯酒释兵权→岳飞抗金→王安石变法
(:A)
该题四个选项,每个选项涉及三个历史事件,一共涉及十二个历史事件,也就是说复合了十二个考点,考生至少要对某一个选项,也就是至少对三个历史事件有准确的记忆。
除了上述两题之外,考点复合化的题目还有:
13.下列做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行的是:
A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的主要成人相同,都可用于伤口消毒
B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金属中现象
C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
D低血糖症状出现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快
(:C)
15.关于气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尘暴发源于蒙古高原
B厄尔尼诺现象是由温室气体增多引发的
C美国西海岸有暖流、东海岸有寒流通过
D飓风指的是在大西注上生成的热带气旋
(:A)
17.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A隐形飞机机身涂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电磁波
B混沌理论在很多研究领域有重要应用
CU盘格式化后,信息不可恢复
D土星环是圆的
(:A)
18.下列能够依次展示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影响力的文化符号是:
A感恩节、巨石阵、卢浮宫、浮土绘
B硅谷、哈佛大学、白金汉宫、东照宫
C爵士东、金色大厅、圣女贞德、新干线
D劳斯莱斯、芭比娃娃、巴尔扎克、桂离宫
(:B)
20.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种行为是不合法的:
A某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乡长、副乡长
B国务院某部门制定规章设定行政许可 C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A) 25.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突发事件即为紧急状态 B突发事件的预警从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蓝色和来标示 C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告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D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得越级上报 (:B) 应当指出的是,复合化在07、08年并不明显,而在09年,这一趋势陡然加速,其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凭空增加了试题的信息容量,进而提高了试题的难度。
(二)中观:内容多元化 内容多元化是显而易见的,指由07、08年单一考察法律常识转而考察时政、历史、地理、医学、科技等多方面的常识。其实,2006年之前国考常识判断一直是多元的,可能在出题人看来,07、08两年单一的法律常识考察有些过度,对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有显失公平之虞,因此,2009年的内容多元化可以理解为对07、08年法律一元化的调整和阶段性的回流。 具体来说,2009年常识判断可归结为时政、历史、法律等八类。 科技部分 考点内容: 17、隐形飞机、混沌理论、U盘格式化、土星环 考察特点: 比较冷僻,难度较大。 对策: 经常看看科普读物。
文化部分 考点内容: 18、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文化象征 考察特点: 比较简单,属于应知应会的内容。 对策: 经常浏览报章可以积累起此类常识。
法律部分 考点内容: 19、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理学】 20、合法(宪法与行政)行为【宪法与行政法】 21、地方政府规章【宪法与行政法】 22、行政处罚【宪法与行政法】 23、犯罪【刑法】 24、无因管理【民法】 25、突发事件应对法【宪法与行政法】 考察特点: 基本延续了07、08年法律常识的内部格局,重点是宪法和行政法的内容。 对策: 如前所述,考点就是考过的点,“从中来,到中去。” (三)宏观:格局的重组 以上是从微观(考点复合化)和中观(内容多元化)两个层面对09进行了检讨,而从宏观层面,我们发现了内容多元化背后,常识判断模块整体格局的重新组合——多元之中有重点。 从09中,浮现了三大重点板块:时政、历史和法律,其题量分别为5道、6道和7道,占到三分之二强。也就是说,内容的多元化并不是随心所欲,杂乱无章,背后仍有规律可循——在09年,出题人重新设计了题目框架,将07、08年单一法律常识,转变为以“时政、历史和法律”三大板块为支撑,以地理、医学、科技、文化等为辅助的新结构。如前所述,国考结构的这一变化,还很有可能逐渐影响到地方公务员考试。而从应考角度,为了因应这个动向,考生在复习时就应当有的放矢,把握轻重缓急,方能胸有成竹,防患于未然。 三、把握未来:复习的战略和战术 (一)复习的战略问题 所谓复习战略,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向度理解,从纵向上说,指复习进程的规划,从横向上说,指复习内容的取舍布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善于制定复习战略,才能把握复习的主动权,胜人一筹,对于考生,尤其是初涉公考的朋友来说,复习战略实为一重大之先决问题。 通过对过去的总结和对现状的探究,我们认为,如下战略是实事求是的,谨供参酌采纳。 ,从纵向上说,宜先广泛阅读,后大量做题。 阅读为本。广泛阅读背景材料,好比建房要打地基,正如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阅读正是获取手感性认识,夯实知识之基的手段。为此,材料的搜集、准备就是理所当然之事。我们认为,对于历史、地理、医学这样的科目,中学教材或读物是很实用的材料,对于时政,则可以经常浏览报章(如《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等),亦可考前突击掌握本年度重大时事,对于法律,则有必要使用专门针对公考的辅导教材。阅读的方法以浏览为主,不必强记,可反复多次翻看,但求达到留有印象,不致遗忘即可。 做题为用。在阅读材料,积累知识之后,还要通过大量做题来深化理性认识,提高解题速度。换句话说,阅读可以让我们做对题目,但在公考中,仅仅能将题目做正确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还必须在做正确的基础上做得够快,而这只能通过反复练习来保证。 那么,总体上说,对每一个科目,都应当按照这样的进程进行准备。 第二,从横向上说,宜突出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如前所述,“时政、历史和法律”是09的三大重点板块,那么我们在复习时对这三部分内容就应当多下些功夫,在时间和资源上都应向这三个板块倾斜,而对于其他部分,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少看或者不看。 (二)复习的战术问题 复习的战术问题,实则对既定战略如何具体操作的问题,或者说如何阅读和如何做题的问 题。
如何阅读呢?首先,常识题具有涉及面广的特点,要求阅读范围尽可能广泛,因此,阅读速度一定要快,以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其次,由于材料内容太多,强行记忆、机械记忆几乎没有可能,我们提倡柔性记忆,也就是通过反复阅读来深化大脑中的记忆痕,形成大致印象,事实上这对于公务员考试已经足够。再次,遵循记忆规律,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对同一材料,在1天后,2天后,4天后,7天后,15天后多次复习,就会记得很牢,而这已为众多过来人的经验所证明。 关于做题,我想强调一点,那就是重视做错的题。错题反映了我们知识的盲点或者我们解题方法的不足,多做错题,就能消灭盲点,优化解题技巧——这也是屡试不爽的应试铁律。 |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上报名
新闻资讯
更多>>-
2012山东公务员报名入口汇总 青岛
2012-03-01
-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都考什么_国家公务员考前培训
2015-09-10
-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应考复习六大注意点
2015-09-10
-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十大类题型
2015-09-10
-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的注意点
201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