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中医论治
广东健康英才
发表于:2020-04-24 15:41:33慢性鼻炎属中医“鼻窒”范畴。
1.病因病机:本病因外感寒热之邪,伤于皮毛,肺气不利,壅寒鼻窍而致。肺开窍于鼻,肺和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若肺气不足,卫阳不固,则易受邪侵袭,失去清肃功能,以致邪滞鼻窍;或饥饱劳倦,损伤脾胃,脾气虚弱,运化不健,失去升清降浊之职,湿浊滞留鼻窍,壅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鼻窍窒塞。又体虚之人,正不胜邪,外邪侵犯鼻窍,邪久遏,阻于脉络,以致气滞血瘀,鼻塞加重。
2.辨证依据: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肌膜肿胀,甚至鼻甲硬实不消,凹凸不平,但鼻腔内无新生物堵塞,病情反复,经久不愈,甚而嗅觉失灵。
3.临床分型
(1)肺脾气虚型:交替性鼻塞,或鼻塞时轻时重,流清涕,遇寒加重,头微胀,鼻腔肌膜肿胀色淡。可伴咳嗽痰稀,气短喘促,舌淡苔薄白;或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缓弱。
(2)肺热蕴积型:交替性鼻塞,时轻时重,鼻涕色黄而稠,遇热加重。鼻粘膜充血明显,色红较深;鼻孔干燥,呼气灼热,头痛或胀,口干欲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3)气滞血瘀型:鼻甲肿实色暗,呈桑椹样,鼻塞持久严重,嗅觉迟钝,流涕黄稠或粘白。可伴头胀痛,口干咽燥,耳鸣不聪等。舌红或有瘀点,脉弦。
【治疗】
1.治疗原则:虚者宜补,热者宜清,瘀者宜散。
2.治疗方法
(1)肺脾气虚型:
党参20g,黄芪20g,茯苓15g,白术10g,五味子6g,桂枝6g,白芍5g,苍耳子10g、蝉蜕10g,薄荷5g,白芷1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2)肺热蕴结型:
菊花10g,白蒺藜15g,蔓荆子15g,知母10g,黄芩10g,花粉10g,苍耳子10g,夏枯草20g,白芷10g,僵蚕10g,辛荑花10g。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3)气滞血瘀型:
当归、赤芍、川芎、桃仁、苍耳子、白芷、辛夷花、石菖蒲、丝瓜络各12g,红花、薄荷各9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苍耳子散
苍耳子 10克 ,辛夷10克 ,白芷 10克 ,川芎 10克 ,黄芩 10克 ,薄荷 10克 ,川贝母(或浙贝母) 10克 ,淡豆豉10克 ,菊花 10克 ,甘草 10克
加减
有黄脓涕者加金银花、生黄芩。煎药时放茶叶适量,葱白3根。
文火煎沸后10分钟即可服用。日1剂水煎服,儿童剂量酌减,7剂为1疗程。
热门课程
-
中医理疗技术特色综合班
询价
-
中医疼痛膏药班
询价
-
医宗正骨手法精讲课程
询价
-
中医疼痛调理课程
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