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预测国考申论热点:“新型城镇化”
南京中政公务员
发表于:2015-11-24 17:33:32时代背景: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城镇化也逐渐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对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例如: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因此,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的推进城镇化。
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宋立教授认为,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有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宋立表示,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关键要考虑好城市的资源环境承受能力和产业承载能力,通过产业支撑实现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因势利导。他同时强调,中小城市在发展中应该吸取特大城市的教训,不能盲目扩张人口规模,避免在城市化中“摊大饼”。宋立还表示,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之后,将面临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社保问题、住房问题等,只有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才算真正完成,城镇化才能真正突破“最后一公里”。
中共中央政府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认为,在推进城镇化时应注重城镇产业经济的培育,重视二、三产业的转型升级。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和农村合理分工、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
中国经济报告研究所副所长方毅认为,促进约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促进解决城市二元结构问题;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推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观点:
小镇化是德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德国城镇化建设遵循“小的既是美的”原则,其产业政策的重点也以中小城市和小镇为主,这些小镇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明确,经济异常发达。
英国城镇化发展在不同阶段采取了相应的公共干预政策。制定了多部针对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引导城镇化的发展。之后还采取了设置环城绿化带和建设新城的城市规划政策,较为成功地控制了大城市的无序扩大。
墨西哥城早在1968年就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但它为何没能续写辉煌?过度城市化、城市公共服务、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是墨西哥城不堪重负的原因。城市化曾给墨西哥城带来经济腾飞,而过度城市化却带来了贫困、拥挤和污染。
文章构思:
中心论点:城镇化是过程不是结果。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顺势而为、水到渠成”。
分论点: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意味着城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大拆大建就能完成的,质量是城镇化的命脉。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意味着城镇化不能靠政府行政命令,农民进不进城,农民自己说了算。
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意味着城镇化是没有终点。
论证素材:
事实依据:德国、日本的一些地方,城市化已经相当成熟,但还是在不断用绿色、智能等时代元素来丰富城市的发展,进行城市的更新再造,以提高城市活力,保持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
理论依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
精彩评论:
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总理指出,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要以着力解决好“三个一亿人”问题为切入点;要用好改革创新的“开山斧”,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造福广大城乡群众。
过去我们搞城镇化,缺少总体规划思路,缺乏调查研究,甚至是“闷着头”搞建设,像“摊煎饼”似的扩张城市,只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这种做法不可取,它只会造成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因此,我们需要改革创新。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李老师预测国考申论热点:“新型城镇化” 原创内容,请点击南京公务员培训
热门课程
-
公务员笔试辅导
询价
-
国考笔试辅导集训班
询价
-
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询价
-
VIP定制班
询价
-
中政教育公务员面授辅导定制特训班协议
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