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首页  >  早教中心新闻  >  孩子行为问题只是表象-沈阳心语早教培训

孩子行为问题只是表象-沈阳心语早教培训

[2015-12-01 15:07:23] 浏览量:243 来源:

沈阳心语教育

孩子行为问题只是表象,面对“不乖”你得这么办

女儿说我是一个有魔法的妈妈

▶︎ 我女儿常常觉得我是个有魔法的妈妈,因为很多时候我总能了解她的一些内心需求,其实作为妈妈,只要学习修行,孩子的内心需求很容易了解,当我们学到这些的时候,会发现,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变得更成熟和优雅了。

前两天有位妈妈问我说,当成为妈妈的时候,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我回答她,其实很简单,只要潜下心来陪伴孩子,耐心地去观察她、欣赏她,当她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只需要正确示范给她,然后慢慢静等花开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有一个重要的修炼点,那就是情绪的控制。

修行道路有一个简单流程。

首先,我认为是修复自己,要让自己成为快乐又自信的妈妈。当这样的妈妈陪伴孩子时,你会发现培养出来的宝宝就是快乐又自信的。

如何修炼呢?那就是跟宝宝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做到她气我不气,她急我不急,她闹我不闹,她哭我不哭。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其次,就是要了解儿童发展,包括孩子的敏感期、孩子的天生气质,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发展的需求,还包括她的感觉统合发展。这些都是父母多少都要去了解的部分。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高品质的陪伴,这个大家经常会提到,但究竟如何高品质地陪伴,要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主要需求的是哪几个部分。

为什么有的孩子成不了“好孩子”

▶︎ 我给大家两组公式,一组是:想象+孤独+无能感=焦虑;另外一组是:想象+沟通+精熟=创造力。同样都是想象出发,为什么一个结果是创造力,另一个结果却是焦虑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父母亲陪伴的品质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成就。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孤独代表了无人听得懂他、无人倾听,无能感会让他觉得不被了解,或者说被误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孩子很容易产生焦虑,当孩子长期处于焦虑的状态,没有得到有效协助,也没有被父母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引导,孩子就会变得有负面情绪了。

我们说,情绪力是学习力的基础,学习力是自信力的基础,而自信力是一个孩子追求幸福基本的能力。所有的这些,归到点上,就是他的情绪力。

当一个孩子情绪力不够好,也就是负面情绪特别多的时候,长时间一直累积下来,就会影响到他的学习,这个时候,孩子没办法专心学习,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低下来,学习效率不高,就容易产生自卑感,他的自我效能也就渐渐开始低落了。

最后,这个孩子就会出现,父母眼中看到的那种孩子,他不会成为好的孩子,不是他不想,是他一直没有注意到。

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孩子,都是不想把自己搞砸的。

任 何一个孩子,实际上都想成为爸爸妈妈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但为什么他成不了,这里有很多原因,我们刚才也有提到,可能有父母亲观念的问题,可能有人际互动 能力的问题,可能也有父母亲不了解孩子,给他过多施压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孩子生理发展的问题,比如说,他感觉统合不好的时候,有的时候他的学习效能就会低 下来。

所有的这些,父母假如只是说,这个孩子学习不好,他就不是学习的料。当给孩子贴上这些负向标签的时候,孩子就是很受伤的,他是不被理解的,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变成,我成不了好的,那我就要变成酷的,也就是父母亲所看到的,有偏差行为了。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孩子找一些专业引导和辅导。我前段时间跟一个老师聊天,她主要做小学生和初中生调研,她说,实际上现在大概70%-80%的孩子都感觉统合失调,同时,60%以上的孩子都有一般心理问题,有的孩子甚至还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倾听和回应孩子是如此重要

▶︎ 孩子有一个语言爆发期,有的小朋友可能在一岁七八个月就已经进入语言爆发期了。孩子的发展速率是不同的,大家一定要记得,千万不能去做比较。

因 为每个孩子不一样,有的男孩子,语言发展可能就要比女孩子慢一些,2岁多的女孩已经可以很好表述一些事情了,2岁多的男孩可能只会注意一些简单的字和词, 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着急,只要排除生理因素,所要的就是静静地等待,千万不要给他负向强化,我们的焦虑会带给孩子更多的焦虑。

当孩子处于语言爆发期的时候,他很渴望跟我们去沟通,会一遍一遍去说他看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没完没了地说,甚至于我们都没有时间去跟周边的人聊天,只要他跟我们在一起,他就会不停地去说,甚至在你不听的时候,他会把你的脑袋转过来,让你听他说。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记得,当孩子渴望跟我们诉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耐心地去倾听他,然后要回应给他。

因为在讲述的过程中,就是孩子在把内心的一些内容进行归纳,他会变得越来越清楚,这个处理事情的经验,会被放在他大脑的海马回中。

海马回是我们记忆和辨识情境的场所,渐渐地,他这种正向的记忆就会越来越多,背景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

当一个孩子背景知识足够多,就会把这些知识做连接,也就是产生我们所看到的创造力,同时,他也就学会了重要的,我们希望孩子拥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情境问题的能力。

怎样回应?一定要眼睛瞅着他,然后说,”嗯,啊,真的?谢谢你跟我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长说,他会没完没了,没完没了地说,说的我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听他在这里说。

我告诉大家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就是当孩子跟我们说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帮他总结和归纳。

当她说的时候,就“嗯,嗯,我知道了……”当孩子还要再说的时候,妈妈需要说的是:“然后呢?”孩子就会接着说。再说几次然后,你觉得差不多的时候,你要说一句:“结果呢?”这样,孩子就会知道,我要收尾了。

这么做会帮孩子学会总结和归纳。这个过程实际上是父母亲一起去帮他建构的,也就是说父母亲要陪伴他一起成长起来。

孩子行为问题后的动机

▶︎ 孩子(实际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在冲突的三角心理。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潜在愿望、需求和情感,孩子也一样。当我们的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

焦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反应,由多种感受交织而成的,比如说担心、恐惧、紧张等等,实际上,这些全部都是属于焦虑的一种展现。

这种内心的不幸福感会以各种形式体现,比如,一个内向的孩子,当他产生这种防卫心理的时候,他会诅咒人,有时候可能还会去偷东西。假如他是一个外向的孩子,当他产生防卫心理时,他会打人。

这些行为,都是父母亲眼中的偏差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就孩子的表象,去看孩子真正的品质,给他下一个定论。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看到这个行为表象的时候,我们要去关注的应该是,孩子的动机是什么。

前段时间,一个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我的孩子今年3岁了,她完全可以自己去上洗手间,但有一回,他瞅着我在床上尿尿,你说这个孩子有多可气,他就是故意调皮捣蛋,他就成心的。

然后,我就问她,你近是不是特别忙?她说,对,真的特别忙。我又问,你老公是不是也特别忙?她说,我老公比我还忙,我好歹晚上还回家,我老公都出差半个月没回家了,我也赶上冲业绩,真的是太忙了。

我问她,那孩子谁带?这个妈妈以前是妈妈,现在没办法就请阿姨带。我问她,你知道孩子为什么那么做吗?她说,我不知道,他就是调皮呗。

其实孩子这么做是在干嘛?他在要关注,希望得到妈妈的注意,希望妈妈能够跟他有一些沟通,希望妈妈能够陪伴他一下,哪怕每天只是陪伴一个小时,哪怕每天这一个小时就是陪她做些她想做的事。

男孩子可能想,我这一个小时就是想跟妈妈丢丢枕头,这有什么不可以呢?打打枕头大战,有什么关系呢。女孩子可能想让妈妈陪自己玩一下过家家,那有什么关系?玩一玩公主和王子的过家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当我们陪伴孩子时,一定要拿出来一个时间段,单独来陪伴孩子,哪怕一两个小时,甚至只有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段做的是什么事情呢?做的并不是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而一定是孩子想要做的事情,你只是陪伴者而已。

当孩子内心得到满足,情感和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他内心就是富足的了,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他很乖巧,他的很多负向行为也就渐渐地消失了。

孩子负向行为正向说才有用

▶︎ 负向行为千万不要直接说,尤其是越小的孩子。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孩子负向行为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正向说。

举个例子,现在我跟大家说,千万不要想红色,千万不要想红色,不要想红色,都说了不要想红色,为什么还要想红色,不许想红色,不可以想红色,不要想红色。我很想问下大家,现在脑子里是什么?

我想大部分家长都会告诉我,想的是红色。所以,当我们跟孩子说,不要吵,不要调皮,不要摔东西,不要吃手,不要抓小鸡鸡……孩子听到的完全没有前面的不要,都是那些负向的行为。

我们看到孩子的负向行为时,如果想要提示他,一定是正过来说的,甚至有一些行为,是不需要提示的。

比如孩子吃手,原因有很多,可能与触觉系统有关系,也有可能与他的情绪有关系,还有可能是与教养方法有关系,不管哪一种,当我们看到孩子去吃手的时候,一定要记得,不要跟他说,不要吃手。

有的家长甚至当孩子吃手时,他一个眼神过去,孩子就会很敏感地把手放下来,这些其实都是不可取的。

可以找一个物,很自然地过去说,宝宝,你可不可以帮妈妈拿过去,而这个工作是他需要双手共同来完成的。也就是说,你在无痕的过程中,让孩子放弃了吃手,慢慢地帮他调整这个习惯。

当然,同时也要看孩子生理上是不是有触觉系统敏感或是不敏感。

通常剖腹产的孩子或是过度代劳的孩子,或者是游戏空间小的孩子,很有可能触觉敏感或是不敏感,一般表现就是粘人,怕黑,包括吃手。

尤其是在一些情绪来的时候,你不用管这些情绪是开心的或是不开心的,是恐惧的,还是焦虑的,或是非常害怕的,当他有情绪时,他会本能地开始吃手,这样他的情绪才能得以安抚。

当你看到孩子不断出现一个行为时,要去找他行为背后的动机,会发现其实你一直都没满足他。

当你一直没有满足他的时候,他就会一直要,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跟你要,到最后跟你要烦了,你就会给孩子贴上个标签:这个孩子调皮捣蛋,这个孩子总是摔东西,这个孩子总是气人,这个孩子故意跟我作对。

这些负向行为是孩子本身就有的吗?不是,是你眼中的他而已。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你想要什么样的孩子,你的口中就一定要说出什么样的孩子,千万不要说出负向的词。

中国人比较传统,也比较谦虚,如果我们带着孩子出门,邻居说,你们孩子真好,长得漂亮,又乖,又懂事……中国的很多妈妈就会说,乖什么乖,你是没有看到,调皮着呢。

这个时候,孩子听到了会怎么想?他会觉得,原来我在妈妈眼里是这样的呀,那我就要再使劲地作给你看。

每次我带着女儿出门,朋友夸她时,我都会说,是的,她的确是很乖,很懂事,也很善解人意。我妈妈每次都会说,你怎么这么夸自己的孩子,我说,我不是夸她,我觉得她就是这样的。每次我这么说的时候,我女儿都会非常幸福地冲着我乐。

孩子要的是什么?孩子要的就是妈妈的肯定,爸爸的鼓励。

行为出现偏差是因为缺爱

▶︎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最下方的层,是生理及活动的需求,接下来是被爱、被关怀的需求,往上是归属感的需求,再往上是自尊心的需求,而好奇心和成就感的需求是在最上方的。

在我们父母亲那一代,他们主要的关注点是在最下方这一层的需求,大部分家庭都吃不饱穿不暖,所以会发现那个年代的孩子,还到不了被爱和被关怀的需求层面,他天天想的是,怎么能填饱肚子,怎么能吃到那个好吃的。

当这个基本的需求解决了后,就会进入下一个需求,也就是被爱和被关怀。当孩子的基本需求没得到满足时,他就很难静下心来学习。爱与被爱是我们生命中本质的渴望,如果这个需求没被满足,孩子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不仅孩子,成人也是需要的。插句题外话,各位爸爸妈妈有多久没有拥抱你的另一半了,又有多久没说过甜言蜜语了,其实,他们需要吗?需要。你需要吗?需要。

孩子也是一样的。非常神奇的是,当他从谁那里得到了爱与关怀,他就会与谁建立稳固的亲情依附关系。

父母担心的孩子行为偏差,有一类是跟一些朋友学坏。事实上,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他被爱、被关怀的需求在家庭中得到了满足,他在外面就不会有这个诉求了。我们会发现,在外面跟着坏孩子走的那些孩子,他的内心一定是不富足的,是缺少爱和关怀的。

所以,如果不想孩子跟着外面的坏孩子学坏,请满足他的爱与关怀。而这个爱和关怀一定是他要的,不是你给他的。

比如说,你爱吃香蕉,你的宝宝爱吃苹果,在你的认知里,香蕉比苹果更有营养,那你每天给他吃一根香蕉,可是你的宝宝会觉得我不想吃香蕉,他想吃苹果,但在你的认知里,他的行为是不对的,于是你一定要让他吃香蕉,不要吃苹果。

如果这样,你的爱他是收不到的,你以为你爱了,你确实也爱了,但宝宝真的没有收到。

你一定要知道,孩子要的爱是什么,在这里面你需要掌握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在原则内,接受他的感受,全心意地爱他。

相反,如果被爱、被关怀的需求没得到满足,那么在情境中,孩子也没有办法去听从他人的指挥与指示,可能会造成社会化的困难。

相对应地,他的自我价值感或自尊心会变得特别脆弱,人际关系也会不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归属感的产生会非常弱。

缺乏归属感的孩子,在情境中很难肯定自我关系和自我价值,适应情境的能力也会非常差。我们常说,外在的刺激才能引发内在的动机,只有建立了自我价值感,才能进一步引出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个人打心眼里看得起自己的来源。自尊心得到满足,他才愿意打开学习的心窗,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的开始,成就感是自动、自发的原动力。

怎么才叫真正接纳孩子

▶︎ 怎么做到接纳孩子?举个例子,孩子9个多月的时候,开始自己去抓饭吃,但我们太爱孩子了,生怕他吃不好,怕他吃得满手满地都是,于是我们不让他去抓,我们喂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就是不接纳他。

我们接纳是从点点滴滴、从了解他做到的。

我们女儿三岁多的时候,每次我们包饺子,她都想跟我们一起包,我就给了她一块面。她包的饺子就会有很多形状,蛇啊,蘑菇啊,总之,所有的饺子她都会命个名,其实都是一个面团加一个面团。

我煮的时候,一定都要把它们煮进去,煮完以后她会很关注,她会问我,妈妈,我的饺子呢?然后我会把她的饺子单独捞出来。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她跟谁亲近,她就会给谁吃,我每次都很荣幸地吃到了她包给我的面团饺子,我还要告诉她,真的很好吃也,谢谢你跟我分享。其实,真的不怎么好吃。这叫接纳。

还有什么是接纳?在孩子3岁多的时候,会开始要权利,这个时候刚好还在审美敏感期里,他就会想要自己搭配衣服,假如说,父母亲要带着孩子出门,孩子自己要求要穿什么衣服,你会发现他搭配的很丑,这个时候你允不允许?

还是我女儿三岁多的时候,有一回,我要领她出门,她有一个小被单,她把被单披在了身上。我说宝宝你要披着被单出门吗?她说,对啊,我要披着被单出门。我说,好看吗?她说,当然好看啊。我说,好吧。

我就这样领着一个披着被单的小姑娘出门了。迎面走来的人,都是诧异地看看我又看看我家孩子。先是过来一个老大爷,看了看我们家孩子,欲言又止,最后问了我一句,她不热吗?她说,我不热呀。

然后,又走过来一个大人领着一个孩子,那个大人很诧异地看着我们,可是那个孩子却很羡慕的样子,还围着我女儿转了一下,走过去的时候还在不断地回头。

我隐约听到那个孩子跟她妈妈说,妈妈,回去我也想披个被单。然后,她妈妈说,你不觉得很丑吗,她说,我觉得很好看。其实这就是成人和孩子眼中的世界。

如果你女儿跟你说,她要披一个被单出门,你允不允许?允许,就是接纳她,不允许的话,你可以好好想一想。

一旦行为有问题试着这么做

▶︎ 当我们看到孩子一些我们认为的偏差行为时,比如,打了小朋友,抢了别人的玩具等等,我的建议是,只要没有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不要直接干预。在事件结束后,我们也不要直接去问他,你为什么要打那个小朋友呢?

为什么不问呢?因为“为什么”在心理学上是属于攻击性语言。也就是说,在学问上我们要问为什么,但在行为上我们建议绝口不提“为什么”。

家长怎么做呢?我通常是说三句话:

发生了什么事?哪怕你看到了事件的全过程,你也要让他自己说,因为这个过程是在训练他对事情的总结和归纳。

那你感觉怎么样?让他自己说出感觉的时候,你是在培养他的自省能力。

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呢?这个实际上是在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家一定要记得,在我们看到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就要用好这三句话。

当然,有的家长会说,当我问的时候,孩子不会说话。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尤其是孩子还在很小年龄段的时候,或者是偏内向的孩子,这时候父母要做适当引导,比如,刚才小明跟你要玩具,你没有给他,你可以告诉妈妈吗?宝宝你是不是有一些不开心?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他的处理方式是对的,我们不用过多的干涉,鼓励他就可以,告诉他,你已经找到了处理问题的方式。

但如果孩子的回答是,我想打他,我想把玩具抢过来等等,你觉得不是太好的处理方式,我也建议不要直接跟孩子说,你的做法不对,你应该怎样。你这样说的话,孩子不见得是接受的。

你可以把建议编成故事,编成小鸭子或是小猫的故事情境模拟,讲给他听,也可以讲你小时候遇到这样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跟父母亲有联结的,慢慢地他也能学会处理事情的方法。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要陪伴孩子的成长,父母亲必须要做的修炼。但其实当你修炼成一个合格的父母亲时,你也会变得更加成熟。

咨询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上报名

热门信息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