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首页  >  课外辅导新闻  >  初三备考,心态如何调节?

初三备考,心态如何调节?

[2016-03-21 09:40:52] 浏览量:74 来源:

成都美博教育

美博教育心理素质老师李鑫:

有初三或者即将升入初三的同学看了我写的《对待备考(高考)题目的选择策略》一文,有了一些感触,发消息问我“同样是考试,那么初三需要面临的中考和高三需要面临的高考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应该说,这些同学是很认真的看了我写的文章的,并且是认真揣摩过的。那么,下面我首先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中考和高考有着不同的目的。虽然同属于考试的范畴,但是他们的结果对一个人的决定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对于高考,为了提高民众的素质,一再放宽高考录取政策。成绩好的可以上本科,成绩稍差的也依然有专科。但是中考却是更早分流学生的一个契机,就成都市而言,2015年普高的录取率仅仅54.89%。也就是说,所有的初中毕业生只有54.89%能够顺利升入普高,有机会参加高考。而剩下的未被普高录取的学生还想要继续求学的话就只能就读职高,永远与高考无缘。考上了普通高中,你才有为高考奋力一搏的资格,这样说来,中考其实比高考更加残酷。如果能够进入重点中学那当然是皆大欢喜,而如果只是进入普通高中也没有关系,至少你还可以再努力三年。只要你还有目标与追求,中考你就不得不背水一战!

二、既然说到了心中的目标,你确定你有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吗?初中学生与高中学生心理上很大的区别,可能是前者为人的要多一些,而后者为事的要更多一些。应该说,由于生理上的限制,初中学生相应于高中学生,心理上不成熟的地方要更多一些。初中生基本还没有遭受过什么挫折,因此,不会有如高中生一般的紧迫感。而且由于缺乏自己的认识,常常不能很好的给自己定位。有的学生盲目自信,给自己定的目标太高,结果必然不尽如人意。适度的目标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只有在通过一定的努力有希望实现的目标才是适合的,太高的目标,要么早早地放弃,要么会令人时常处于过分焦虑的情绪状态。

而即便目标合适,但是初中生们确定自己有在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吗?由于初中生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在努力的程度上往往要大打折扣。初三了,一定要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认清目前的局势,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不盲目自信,不轻言放弃,好好的为自己的未来奋斗一次,如何?

那么中考备考期间,怎么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呢?

1、首先当然是为自己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有了明确的合理的目标之后,才有为此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学习若是没有动力,那么学生自然只会越来越厌恶学习。

2、调整注意焦点。一个人的注意焦点越放在目标上,越不容易做好,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颤抖现象”,如一个人越专注于想一下子成功穿缝衣针引线,手颤抖得越厉害。学生在考试前总把自己注意的焦点放在如何获取考试好成绩上,有些学生总把自己思想集中在自己会不会失败,失败后又如何如何地想象当中,越想越担心,越想越无法安心,以致于出现平时分析一下可以解决的题目在正式考试时却无从下手。但是要想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要少考虑中考成功后的鲜花和掌声。过分关注于成功、荣誉,沉醉于对胜利、成功的向往和喜悦,会分散对考试的关注,往往影响到正常水平的发挥。同时,也要少考虑考试的失败。中考的竞争是残酷的,有竞争必然会有失败,如果对考试失败过分地考虑,其结果可能真的会造成失败。专注眼前事,才能调动全部的能量应对中考。

3、自我暗示。积极地自我暗示对改善焦虑情绪有重要作用,在考试前一个星期每天起床前给自己打气:“我能行,我一定行。”每天面对镜子给自己一个微笑,并再重复“我能行,我一定行。”考试中遇到难题可以这样安慰自己:“我复习得已经很到位,我觉得难的题目对其他同学来说也肯定是难的。”用这样的方法来积极地暗示自己不要着急,更不要灰心。但要注意这一类的心理暗示也不能太多,因为人的心理有一种“饱和”的趋势,任何性质的刺激如果过多,都起不到它真正的作用,有时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

4、宣泄倾诉。如果自己感到实在无法排解心中的郁闷,特别是在复习阶段,那么可以找几个要好的同学或父母或老师,向他们倾诉自己学习中的困惑和难以把握的焦虑情绪,只要你尽量表达出来,不要企求倾听者给予你什么指导,关键是你通过讲述来释放心中的压抑,但又不能太依赖倾听者,过分的依赖不利于情绪的改善,因为情绪的调整必须要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厚学推荐学校

该校与厚学网暂未合作,平台不保证课程的真实有效性。

如有侵权等争议,请及时与厚学网联系处理

网上报名

热门信息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