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说的“发物”,到底是什么?
经常听到说不能吃“发物”,什么是“发物”?一问到“发物”很多人都一头雾水。中医说“发物”是哪种食物呢?今天重庆六合学校就来跟大家分享关于“发物”的相关知识。
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药材有“药性”,食物也有本身特有的性味,这也被称为“食性”。特殊体质的人或患者不懂“食性”,就很可能因为“食性”诱发旧病或加重已发疾病,削弱药力,这就是食物的“发性”,会诱发、引发、助发疾病的食物就被叫做“发物”。
常见的“发物”有哪些呢?
性热的食物,如葱、姜、胡椒、羊肉、狗肉等食物,会使人产生热性现象,助热上火。这类食物就不适合热性体质、阴虚火旺者易便秘以及结核病患者及伤口有炎症的人食用。
但却较为适合寒性体质、阳虚体质的人,可驱寒益阳,有助于祛除体内寒气。
这是指寒凉性的食物,如西瓜、冰糕、冬瓜、柿子等食物,其寒凉性易损伤人体阳气,导致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阴寒加重,出现冷痛、腹泻、咳嗽等问题发生,体质虚寒、脾胃虚寒等人群不宜食用,但对于实热体质的人来说,这类食物又可以清热降火,但也不应食用过多,避免过度伤阳。
生风的食物如海鲜、鱼、虾、蟹、鸡蛋、香椿芽、鹅,会致使疾病扩散、加重皮肤病变,特别是易过敏,患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丹、疮痈疔疖等患者不宜食用,痛风患者也不宜食用海鲜易诱发疾病。但对于不过敏的人来说,海鲜等食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是健康的营养食物。
湿热食物
湿热食物如猪肉、糯米、饴糖等,会影响脾的运化,不适合脾胃虚弱、痰湿体质的人群食用,患有黄疸、痢疾、湿热问题的人不应食用,湿热食物较难消化,多食就容易引起脾胃不适,所以应有所节制。但湿热食物如糯米,就对中气不足的虚弱人群有一定补益效果。
发燥食物既具有火热性质,又具有伤津液的特征,如炒货,炒瓜子、炒板栗等食物。
常见的滞气食物有豆类、芋头、红薯、油腻食物等,会滞涩阻气。脾胃不好的人群食用这类食物就容易于不易消化会导致气机阻滞不畅,产生胃胀、腹胀,消化不良的问题。但这类食物中,有不少都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对于脾虚型腹泻或者肾虚的人群有一定食疗效果。
了解一些食性,可从日常生活中更好的照料自己的健康。如果你想学习更多中医养生知识或专业中医技能,欢迎关注重庆六合学校,我校提供专业系统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常年面向全国招生,常年开设:中医针灸培训、推拿培训、康复理疗培训、正骨整脊培训、小儿推拿培训等,欢迎来电咨询到校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