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手术技法
北京针刀医学培训
发表于:2022-02-28 16:41:29一、概述
针刀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针刀的疗效中有针灸的作用,而更多的是微创手术的作用。文明规定,针刀手术属于三类手术!充分说明是外科手术疗法一种,所以有其专业的技术要求—针刀操作的手术技法、操作规程。在各种手术类别中,由于用途的不同而又多种分类的手术,因此各种的操作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
针刀是微型手术器械,是实施闭合性手术治疗特殊工具。针刀的形态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对其手术技法有特殊要求。所以,掌握好手术技法是实施治疗的前提,同时也是针刀医学临床规划操作所必须的。
针刀的手法技法一般包括针刀的四步操作规程、持刀法、进刀法、出刀法、调刀法、运刀法、控刀法等几种方法。
二、针刀手术的四步操作规程
1、针刀治疗是闭合性手术,必须建立一整套、安全可靠的手术操作规程,才能很好的用于临床治疗。
针刀闭合性手术的四步进针规程是: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
2、定点、定向、刺入不再赘述。
现在就只加压分离说些个人的意见:
(1) 本人认为加压分离包括二个部分,意识针刀刀刃加压在皮肤上的加压分离,是针刀刀刃不刺破皮肤,只形成一个长形凹陷,从而使神经血管被分离在刀刃两侧。但是,如臀部深层的组织粘连、瘢痕,仅仅通过表层的长形凹陷的加压分离,无法对深层的神经血管加压分离。怎么办?比这认为,假如针刀治疗的病变部位在表皮下10cm,显然通过表皮的加压分离是不能分离病变周围的神经血管的、笔者提出来,对以上的神部位的病变组织的针刀治疗,其加压分离是逐层进行的。即通过表层的加压分离一般可分离开皮下1cm~3cm的神经血管;通过针刀缓慢推进的方法,针刀每到一层次,即可逐层加压分离其深层1cm~3cm的神经血管,最终较安全到达距表皮10cm的深部病变部位。所以缓慢推进针刀,对逐层加压分离就显得很重要!
(2) 笔者认为,更重要的加压分离是左手在病变部位的加压分离。
约3cm深的病变部位,通过左手手指的重压,手指即可触到骨面,这样,指下的组织就是皮肤、筋膜、以及粘连的肌肉等组织,这样能使神经血管被手指比较彻底的分离到指头两旁,针刀贴着左手指甲刺入,基本可直接刺入病变部位,这样进行的针刀操作比较安全。
如在针刀治疗颈椎斜角肌前结节附着点,先用左手把胸锁乳突肌及颈总动静脉或颈内动静脉推向前中位置,从而使神经血管分离开针刀的施治部位。这种左手指的加压分离很重要!比较实用!临床中需常用此法。
三、进刀法
一般的内容再次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针刀要直达病变组织。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短,针刀进入组织是直线,故为捷径。这样,针刀所通过的正常组织少,对正常的组织损害也小。因此,绝大部分针刀治疗应争取直线进针,即直刺。只有在病变组织的投影部位用针刀治疗相对较危险之处,此投影部位又没有体表骨性标志的情况下,才要取在附近的骨性标志斜刺进针。
四、出刀法(出针慢!安全出针法!)
出刀本不费时间,拔出一支针刀用不了一秒钟,况且也无痛,没有拔出针刀的必要。且出针刀有以下弊端:
1、 产生血肿,或出血过多:这是因为出针过快可使局部骤然产生过高负压,从而容易吸破或撕裂毛细血管或静脉甚至动脉,造成出血过多或者血肿。
2、 刀体折断:刀体的方向不能与拔刀的方向有折角,因为这样容易造成针体折断。此时在拔刀的方向有折角的基础上,加上速度飞快,则会瞬间产生过大的剪切力,使刀体折断。
五、控针刀技法
《一》、一快三慢
1、 一快:破皮快。微痛进针刀法,强调针刀破皮肤速度要快,因为皮肤有丰富的神经感觉纤维,破皮速度快能明显减轻进针时的疼痛。研究证明,痛觉神经末梢的神经冲动传到脊髓,在传到大脑,往往需要一秒钟左右,所以,如果能在1秒钟之内,在神经末梢的痛觉冲动还未来得及传导至大脑皮质之前迅速破皮,往往痛觉很小,及个别病人无痛。
2、 一慢:推进慢。安全进针法,针刀从皮下刺入病变组织要慢,要匀速前进,大约每秒钟推进1mm左右因皮下组织痛感小,进针慢不仅不会使疼痛加重,而且能明显增加安全系数。
3、 二慢:运针慢。安全运针法,在病变部位进行切割、剥离等也且慢。因为病变组织往往有粘连,神经、血管往往和病变组织粘连在一起,控针慢给神经和血管逃逸留出足够的时间。
4、 三慢:出针慢、安全出针法,因为出针过快可使局部骤然形成过高负压,从而容易吸破毛细血管或静脉,造成出血过多或者血肿,同时,不会使针体折断
《二》、针刀破皮后宜匀速推进,遇阻力、硬结,患者诉有酸胀感,即进行疏通或切割等运针刀法,并反复提插几次,直至针刀下有软、空等畅通无阻的感觉为止。
在临床中,我认为在铲剥切割过程中,针刀只需提至病变组织的表面即可,不宜作的、大幅度的提插,那样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大幅度的快读提插,不能很好的、细腻的感觉针刀下的健康组织以及病变组织,容易刺伤神经血管、器官等,同事还会使局部骤然形成负压,吸破毛细血管或静脉,从而造成血肿。
有几个针刀医生因大幅度快读提插造成血肿,问作者你用针刀医治了几十万例次病人,很少出现血肿,为什么我针刀扎的那么浅反而出现血肿?
道理就是大幅度提插骤然形成的大负压,以及太快运针刀,针刀下的感觉很差,容易刺伤血管等。
《三》、沿骨面骨缘运行刀锋,是安全有效的保证。
不管在哪个部位取点,不管哪个方向进针刀,都是对着骨面插进针刀。除非病变部位不在骨面,刀锋无须抵达骨面,大部分刀锋都是要先抵达骨面,然后根据诊断及部位组织损伤情况运行刀锋。
本人常用的方法是:如在骨缘的粘连,刀锋从中间部分的骨面或相距骨缘一定距离(约3mm左右)的骨面滑行到骨缘进行剥离、切割等。这样能较有效地避免伤及神经血管。
如果病变部位的附近没有体表的骨性标志时,如何找到深部的骨性标志呢?可通过娴熟的解剖知识,找出病变部位的深部骨性标志的附近的体表骨性标志;先在这个体表骨性标志进针刀,然后根据体表骨性标志与深部骨性标志的解剖关系,使针刀滑动或进入到深部骨性标志上,然后再对病变组织进行针刀治疗。
研究证明:疼痛明显者,其病变队在骨膜、骨面上附着的肌腱、韧带等。所以,对疼痛明显者要尽量在骨面上运行刀锋。
《四》 、针刀的手术入路
1、在临床针刀实践中,本人在针刀操作时,一般采取右手持针刀,左手食中指分别固定针刀点,这样有几个好处:
①
防止体位变动而使龙胆紫标识的针刀点位移,位移后增加危险性,不能准确的插入病变部位;
②
病变组织,结疤的韧带等,如果不用左手固定住,针刀插入后碰上条索状病变组织,很容易在针刀下滑走,从而造成治疗不到位或不彻底。
③
左手指压在皮肤上,如经验丰富,许多情况下可能摸到病变组织的骨性组织,从而提高安全性,也使治疗更彻底。
充分发挥左手的五指作用,用手指的上、下沿、指尖的边缘,抵住针刀治疗点处的骨性标志,尽量把局部的骨性标志的轮廓勾勒出来。这样,只在骨面上扎针刀,是很安全的。
2、 腱鞘炎的手术入法
临床经常有报道,针刀治疗腱鞘炎的过程中,有切断肌腱的危险。本人治愈了上万例腱鞘炎,没有出现一例切断肌腱的病例。过去手术入路是刺穿腱鞘的外侧壁,再刺穿肌腱,在刺穿肌腱的内侧壁。经研究,腱鞘炎的主要病变是由于围绕着腱鞘的环状韧带等小韧带发生了粘连、挛缩等。所以本人的手术入路是在腱鞘的侧缘斜行至肌腱的侧缘,然后使刀体与指平面成约15°,而不进入肌腱,把腱鞘掀起,选择性的切断粘连挛缩的环状韧带,使挛缩粘连的横韧带断裂,因为正常的横韧带弹性良好,不会断裂。这样既效果好,也安全。
《五》、如何炼成高超的控刀技术?
控刀技术是重要难掌握好的。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练习:
1、 在猪脚等动物的组织器官上反复练,反复细致的体会控刀技术中的突破感,组织分层,各种组织的刀下感觉,如韧带、肌肉、脂肪、骨膜等组织。
我们的经验是,动物的组织器官比人体的组织器官要嫩许多,临床实践中要把握好其中的对比度。
2、用直径5cm的钢管,在其表面套上二层自行车轮胎的内胎,用钢丝绑扎好。用针刀分别扎穿内胎,感觉到二个突破感。扎穿二层内胎后,触及到钢管的表面,犹如扎到骨头的感觉。有时,扎内胎的感觉有点像扎疤痕的感觉。
3、持针刀、控运针刀,好比用毛笔悬空写书法。
首先要气沉丹田,然后把丹田之气运到右肩,把气转换成千钧之力,并把千钧之力传至前臂,再传至五个手指,把五个手指的力集中到针刀柄上。做到既能切病变组织如泥,但千钧之力又完全在手指的掌控之中!即进退自如,能轻巧的推进针刀,更能掌控住针刀,能随时瞬间刹住进针刀!
六、运针刀技术
《一》、通透剥离法
1、深层通透剥离:
及时软组织在骨面上全部铲起,可以将软组织互相之间的粘连疏剥开来,并将瘢痕切开。
2、浅层通透剥离—平面松解剥离法
将两层组织之间的大片粘连病变组织进行剥离。
过去的通透剥离法,是用针刀的刀锋与刀杆这二个部位作为剥离作用的部位。但刀柄是圆柱状,钝性的,对大面积较重的粘连,剥离作用是不大的。
热门课程
-
超微针刀新圆利针培训班
询价
-
北京刃针培训班
询价
-
2024年桂林马立昌穴位埋线培训班
询价
-
符仲华浮针培训班
询价
-
12月24日(武汉)胡超伟脉法针灸培训班
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