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教育 国际课程物理提升
上海渊学通教育
发表于:2016-08-03 10:23:15国际课程物理的学习和提升方法。
1)注重思维建立
国际课程与体制内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国际课程的教学更加注重素质的提升,更关注对学生的一般倾向、能力的发展以及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探究性和逻辑性思维的培养。
我们应该懂得一味做题,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深藏于这些抽象理论下带有神奇奥秘的科学精粹,物理课应该回归到它的本质。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我也非常重视这一块,之前有一个体制内的学生转到国际课程中来,他的思维一直就停留在刷题上,通过不断地用有意思的实例来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进行深度思考,慢慢的也就转换过来了。
在国际课程物理中,从考试形式也可以看出对实验的重视程度高于体制内,比如CIE是要求考试考操作的。那么,学生在学习国际课程物理时应更加重视思考实验背后的本质问题,重视思维的构建和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理科思维,提高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
理学思维的形成不仅仅是对考取好的成绩有用,更重要的是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家长们让孩子读国际课程的初衷之一。
2)重视考试技能培养
在关注思维培养和能力提升的同时,考试成绩我们自然也不能放松。有的学生觉得平时上课都听得懂,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也不错,但是到了考试就是不出成绩。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在于国际学校老师尤其是外教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对应试能力的关注较少,学生平时练得少,导致学生学习能力是很强,但对考试缺乏必要的练习,那么成绩就上不来。
——那么如何提升物理的成绩呢?
①重视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一定要深刻的理解,可以在学习针对某些点与老师或同学展开探究,对有实验的部分要多动脑设计和动手操作,达到对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对于经典物理定律等内容还是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记忆,打牢自己的学习基础。
②重视习题练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完成老师给出的作业,部分试题老师是不讲的,发给大家自己检查,这种情况学生应针对自己的错题进行深究,找到自己存在的盲点,且不可将错就错置之不理,积累下去,便成为自己的知识盲区。有的学生就是形成了盲区,后面出现了厌学的情绪,这个还是蛮严重的事情。
③答题技巧
我从教国际课程多年,对于各种体系物理考试都比较熟悉,针对各种各样的题目,总结了一些答题技巧给大家。首先是认真审题,这并不是废话。有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题目又长又臭,很多都是废话,于是就不愿意把题目看完,看见一些关键词汇和图形之后就开始做题。这种方式很难去把握出题人的思维。一定要认真审题,有不懂的单词完全没有关系,特别是对于名词。在心里,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只猫或者狗。主要是关键词和动词一定要明白。题目条件的变化一定要重点标示。同时题目所表述的实例相关的知识点要在心里明白。
再者,学会答概念。在问答题里面发现有问你的某一物理概念跟题目里面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这个概念答了。肯定会有一个得分点在这里,更甚者可以结合题目的背景,把概念再阐述出来,这就恰到好处了。这也是前面说要适当记忆概念的原因。
另外,要重视结构性和逻辑性。其实中国很多学生在逻辑表述部分是比较差的,这个源于受中学语文的影响。外国人是非常重视文章的结构性和逻辑性。文章一般是总、分、总的结构。你会发现在文章中有很多连词。比如关于对比、因果和递进的关系等等。一定学会用这些连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一点对于很多物理学生高手也是比较欠缺的。其实写句子的时候,我都强调要学生不必追求复杂句。其实外国老师更喜欢简单句。你只要把逻辑关系梳理清楚就可以了。
这里引用物理学巨人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希望国际学校学生能收获除了知识以外更重要的东西,比如逻辑思维的品质,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精神,体会物理简洁而深刻的美。
常见问题及回答
1)需不需要进行体制内课程学习?
有的家长在学生到国际学校学习后,又给学生补习体制内的相关课程。从知识点上来讲,体制内课程和国际课程是相通的,家长觉得体制内学习过的学生理科都很厉害,所以希望通过体制内补习来提升国际课程成绩。事实上,体制内课程在知识点上并没有很强优势,从教材编排等方面也不比国际课程好,体制内学生只是通过刷题形成的固定思维;而国际课程物理相对来讲对逻辑要求高一些,套路是不同的。因此体制内课程补习并不一定能提高国际课程成绩,所以并不需要进行体制内课程补习。
2)国际课程学生需不需要?
这个要因人而异,如果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好,平时成绩和模考稳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那么就不需要;相反,如果孩子没有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那么需要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习惯,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提升,这时就是需要一个老师起到拐杖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和学习习惯。近从西班牙回来的一个IB学生,物理3分,就是属于没有入门的类型,经过老师对知识的梳理和练习,现在基本上就达到了6分的水平,她自己觉得好神奇,感觉理顺后物理就通了。
3)体制内转国际课程,会面临哪些问题?
体制内学生转到国际课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衔接问题,主要是英语词汇量和英语能力问题。即便平时英语水平很高,成绩很好,但是因为前期没有接触科目类的全英学习,而使得课程专业词汇量弱,没有形成国际课程方法思维等问题。恰当地解决以上问题就国际课程的开展就没有什么大的阻碍了。
为了使学生进入国际课程后顺利衔接,我们暑期开设了各门国际课程的预学,IG、A Level、IB、AP等的数学、物理、化学的预学精品小班一期已结束,效果非常好。二期课程也正在组班,有兴趣的家长欢迎咨询。
另外,为了让学生对国际课程物理有更好的理解,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养成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学通国际教育后期会在留学汇做一期“国际课程物理学概论”的网课,希望大家予以关注。
如需学习国际初中相关课程,请联系网站,提供培训内容讲解服务~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上海国际教育 国际课程物理提升 原创内容,请点击上海素质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