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不能忽略文化和心理背景
推广普通话不能忽略文化和心理背景
在大学的宿舍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周末,某大学生的同乡来访,宿舍里便可能会出现口音方面的“双面人”,有的学生刚刚和室友讲话还是普通话口音(虽然有时并不标准),而一转过脸去面对同乡,便立即换了方言。其转换之快之频,有时简直有一种幽默的效果。此可谓校园内不鲜见的一景,方言的强大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因为有以上的印象,所以当我看到9月15日一家媒体上“普通话推广遭遇瓶颈”这则新闻时,开始并没有感觉到意外。但读完全文后,其中的某些内容还是让我吃了一惊———报道中说:
“在我国七大语系的方言中,除了80种较大的方言语系之外,又能分出上万种不同发音……有的地方方圆一百里就能有一百种口音。”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运用着同样的文字,只因为口音的不同就形成交流的巨大障碍,这种不必要的“交流成本”是怎样的一种浪费、怎样的一种发展阻力啊!尤其在今天,当人们跟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的时候,仍然出现这样的事情,真是尴尬、无奈而又困惑。看来,如何尽快推广普通话,让全国各地的人们实现交流的无障碍,确实是个严峻的课题。
对此,该篇报道中总结出了“五大瓶颈”,认为教师普通话不过关,电视主持人及影视剧人物“南腔北调”的负面影响,方言的发音基础不同等,影响了普通话的推广。这些总结当然都是客观的,但笔者认为其忽略了为关键的方面,即推广普通话大的障碍———文化和心理的障碍。
如果仅从交流的角度看,推广普通话其实不必十分计较咬字发音是否十分到位、语调悦耳与否,在我看来,“听得懂”才是重要的标准。只要肯开口,大胆去说,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标准其实并不难达到。但现在,之所以普通话推广面临困局,可以说,是因为有些人压根儿就不想尝试。
这缘于一种文化的惯性,或称之为心理的误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在有些人的观念里,乡音有时是一种自矜、一种骄傲、一种身份的标签;有人之所以要坚持某种口音,是有意展示自己的文化群属,展现自己的某种格调,从而“求其友声”。而一些生活相对封闭的农民,其潜意识中这种“文化自觉”的力量更是强大,他们往往将乡音当成一种心理依赖,惟恐不同的口音会形成与周围人的隔阂。这种羞怯让他们远离了普通话口音。
客观地说,这应该属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范畴,但是,这种个人的权利的不当累积,确也给社会交流带来了相当的不便,所以“乡音无改”其实是不值得骄傲的,称其为心理误区当不为过。
找准了关键所在,循合适的路径,才能事半功倍。
厦门中传之星--青少儿播音主持培训考级机构:
公众号:厦门中传之星
咨询:131-6487-6596
请联系网站,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便捷、省心
网上报名
新闻资讯
更多>>-
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等级考试---考试大纲
2016-04-25
-
青少儿学习播音主持的好处
2016-04-25
-
听吴帆谈“昨天 今天 明天”
2016-04-25
-
青少年播音主持训练教程
2016-06-29
-
厦门青少年播音主持训练教程
2016-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