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六届中医精细实用解剖班在深圳开课
2016年8月5日,全国第六届中医微创术(针刀、骨减压针、拨针、椎间盘针等针具) 临床精细实用解剖研修班在深圳大学医学院正式开课。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名学员参加本次临床实用解剖研修班的学习。
解剖课前,原林教授为大家讲授筋膜学理论,他从已有的解剖学研究方法及解剖学模式,到新的解剖学模式——筋膜解剖学、筋膜学以及筋膜学研究历程、筋膜学的进化,指出筋膜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以功能系统和支持与储备系统为基础,研究人体结构的学科,通过筋膜与筋络的解剖学对比,从而证实了筋膜学在新中医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随后王自平院长为大家讲述了新中医诊疗体系的概念,新中医新的特点,强调指出新中医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一个流派,新中医即新的中医诊疗理念和诊疗模式。新的中医诊疗理念即融合现代科技或现代医学对机体进行整体诊查,整体施治的诊疗体系;新的诊疗模式即古代“一人而兼十三科”的诊治模式。其核心治疗原则是“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基本内容为以现代解剖学、筋膜学等为核心理论,挖掘古代已失传的中医诊疗技术,吸收现代各种中医原创及民间中医药特色技术而形成的新的医学诊疗体系。结合对筋膜学的理解,学员们对新中医诊疗体系的治疗理念及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得理解。
下午,在深圳大学解剖教研室对新鲜尸体进行解剖和讲解,在解剖及讲解前,所有人肃立对大体老师默哀,举行了祷告仪式。本次的解剖与大家平日所见的不同,在学校里,主要以福尔马林液浸泡为主,而这次是以新鲜冰冻的标本为主,学员们能够清楚的看到皮下筋膜组织,大大的增加了学习的直观性。本次解剖班,由刘建华老师操刀,主要对头、颈、腰、四肢后面观进行精细的解剖,通过解剖让大家对人体结构、组织层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解除临床操作的疑虑,真正做到用针有数,治疗有据。王自平院长结合人体解剖,就中医微创的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定点操作等为广大学员进行了详细讲解。
尽管大家站着听了课,但依然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学习劲头十足。讲课虽然结束了,大家仍然观察被解剖的新鲜尸体,边看边问,边问边记,久久不肯离去!
解剖学是一门较古老的科学,早在史前时期,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如狩猎、屠宰畜类和战争负伤等,即已对动物和人体的外形与内部构造有一定的认识,在石器时代的人居洞穴的壁上即留有很多粗浅的解剖图画,古中国和古埃及即已有尸体防腐知识,几千年前留下来的木乃伊(干尸)还是研究古代历史的宝贵财富。 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公元前500年),我国部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中即已有关于人体解剖学知识的广泛记载。《内经》中提到“若夫八尺之上,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循切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皆有大数。”在此已明确提出“解剖”,并载有学习与研究方法。这是世界上早的人体解剖学。宋朝的 《欧希范五脏图》是已知早的人体解剖学图谱。该图谱不仅在生理解剖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在病理解剖方面也有可贵发现。吴简所云:“蒙干多病嗽,则肺且胆黑。”久病咳嗽而致肺颜色发黑的病理解剖现象是完全可能的。这一解剖发现不仅以事实说明,中医学“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相关理论,而且开了中国医学史上从人体内脏形态的改变寻找体表病症产生原因的先例。《欧希范五脏图》的出现说明我国人体解剖学的水平在十一世纪曾处于世界地位。西方早的、较完整的解剖学论著当推Galen(纪元130~201)的《医经》,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欧医学的巨著。Avicenna(纪元980~1037)的《医典》也是当时的重要著作,对血管特别是四肢的静脉有较正确的记载。 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解剖学家Vesalius(1514~1564年)是创立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冒着受宗教迫害的危险,亲自从事人体解剖,著有《人体构造》(1543年)这一伟大的解剖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完善地记述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构造,纠正了很多Galen的错误论点,为医学的新发展开辟了道路。19世纪以来,结合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也达到了全盛时期。因此,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由此可见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如何重要。
(刺骨针操作演示)
(拨针操作演示)
接下来的几天,原林教授将结合新鲜尸体解剖,为大家讲述筋膜学理论,王自平院长也将通过人体解剖为大家直观讲述新中医诊疗体系治病原理和方法。时间虽短,但意义非凡,解剖让我们更清楚理论,解剖让我们懂得如何实践,解剖是医学的基础,让我们从基础开始,扬起希望的的风帆,在复兴中医的道路上扬奋勇前行!
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新闻事业部
二〇一六年八月六日
请联系网站,了解详细的优惠课程信息~
优质、、便捷、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