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高境界——三摩地。在佛教中的解释与传统瑜伽中的解释略有不同,但大意接近。根据《瑜伽经》中对瑜伽等级的划分,瑜伽可分为8支,以达到的先后顺序为等级:
1、持戒
指为改进外在行为所需遵守的行为规范,自制。包括:非暴力、诚实、不偷盗、节欲和不贪婪。
2、内修
指为改善内心环境,每天实际应做到的行为规范。包括纯净、自足、自律、内省和向神的臣服。
3、体式
指让人感觉舒适并能长久保持的身体姿势。体式给身体带来健康和轻盈,稳定的体式也可以带来我们内心和精神的宁静。
4、呼吸控制
对呼吸的延长和控制。主要包括对吸气、呼气、吸气与呼气之间的停顿(内悬息)、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停顿的控制(外悬息)。
5、制感
指通过控制感官,使练习者从对外关注转移到向内在专注的状态。
6、专注
指意识集中在一点,大脑不再波动,而是集中在一个事物上,是进入冥想的初始步骤。
7、冥想
指意识能长久的集中,并不会被外在的事物所干扰,此时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会从表面逐渐深入到本质。
8、三摩地
不再有具体的冥想对象,而是意识进入到空灵的状态。身体和感官都处于一种休息的状态,心灵隐藏的力量被逐渐开启,体悟到生命的高智慧。
目前对于瑜伽导师的认证等级仅处于体式、教学法范围,只用于评定教学能力,不能作为瑜伽水平象征。瑜伽水平无法通过考试或者其他有条件的方法认定,只能通过自身感受和瑜伽修行者们的共同认可。如果想要考级的话,建议大家报个瑜伽考级培训,那样通过几率高很多。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