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制作企业大致可分三个梯队,类是以中影集团、上影集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第二类便是以华谊兄弟为代表的大型民企;第三类便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制作公司。无论是哪一类企业,在影视行业,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关键。对于前两者而言,资金不是问题。大型制作公司手头宽绰,而且不断会有资金争先恐后主动靠近,而绝大多数民营中小影视制作企业,不仅囊中羞涩,而且不少还陷入了融资难和制作难的"死循环"。大型国有集团凭借雄厚的积累和多元化的营销,财力比较雄厚,同时积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小企业手头比较紧,但诸多中小影视制作公司,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它们往往纠结于 "资金少、低成本、播映率低、低、融资难"的死循环。
对于影视制作企业而言,目前资本利润大化的资本并不是好的剧本和创意,目前国内影视市场尚不成熟,"眼球经济"是市场主流。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5万小时的电视剧下线,其中80%为民营中小制作公司的产品。而每年真正能够播出的只有5000小时左右。这一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结果便是市场风险高,企业不确定性大。与此同时,作为播出平台的诸多电视台,在产品销售渠道具有的话语权,主导着议价走向。自"十二五"规划开始,就积极倡导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2012年下发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指导意见》后,各商业银行热情不可谓不高。但对于大多数商业银行而言,通过信贷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产业,仍然是一件"有心乏力"的事情。由于电视剧在播放前无法获知观众的喜好程度,因此他们在采购时更多的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包括演员阵容、导演、编剧甚至制作公司等。这决定了在过去有成功经验的制作公司出品的影视剧更容易受电视台的青睐,从而形成正向循环,其收入也能更具前瞻性和稳定性。2011年初中国3D立体银幕数1355个,目前已达到8600块,是全世界3D立体银幕数的一半。 2010年中国投资过亿的华语电影5部,2012年达到15部,预计未来会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可以看到,国内现在越来越多的影片在做3D电影。从全球来看,目前实拍的3D电影依然很少,中国电影投资规模达到一个亿以上,基本上都适合来做3D立体电影。
温馨提示
温馨提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