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1对1高考物理辅导班哪家好?上海市、浙江省2014年高考实施以来,中学物理科目发生了较大变化,引起关注。目前,从两院院士到教师,很多教育界、科学界人士参与其中,使其成为此次高考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物理学科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现行物理教学和物理高考,又该如何随新高考而变?
成为“平民科目”,自有其好处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统一高考的考试科目是“文六理七”。对于理科生来说,在所有科目中,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仅次于数学,地位很高。当时,流行这样的顺口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1985年,原教委核准上海市高中毕业会考与会考后高考改革试验,开始高考科目的“3+1”试点。后来,考试科目慢慢地演变出“3+2”“3+x”。就这样,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重要性凸显,物理科目的地位则有所“下降”。
2008年,江苏省“08高考方案”出台,语数外变成三尊“巨神”,物理等科目的考试等级仅变成高校录取的“门槛”。考生若得6个a,才能在总分中加上10分。此时,物理科目的“地位”被认为降到历史低点。
2014年,上海和浙江两地率先实施新高考方案,物理变成学业水平的选考科目,学生可以在“六选三”或“七选三”中选考物理。
实际上,从过去的“神坛科目”演变成“平民科目”,虽然中学教育界对此有一些争议,但应该看到,物理科目“地位”的这种变化,既有社会变革引起的人才需求变化、学生兴趣爱好多样化等原因,又有物理科目本身的原因。总体上讲,中学物理科目目前的地位是比较合理的,“平民科目”的地位可以免去其承受过重的负担,更有利于发挥自身的学科价值、育人功能等。
根据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2016年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而在普通高中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将它们定位于义务教育后普通高中的主要课程。
从课程标准中的表述可以看出,与语数外三门主要科目不同,物理科目被定位于一般性的基础课程,与其他五门科目定位相当。
不过,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语数外三门科目地位过高,客观上会导致物理科目相对地位的不合理,甚至被“边缘化”。比如,为了“应试”,部分学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给语数外三门增加过多的课时,通过学生课外时间、甚至其他科目课时的方式来实现,这自然会削弱物理等科目应有的分量,使其成为“受害者”。
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培养科学家
物理科目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将此作为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
自高考“”实施以来,有些教育提出,新高考的选考方案弱化了物理科目,不利于培训中心理工科教育,继而影响到科学家、技术的培养、科学事业的发展。呼吁不要轻视高中物理科目的观点本无可厚非,但是以不利于科学家和技术的培养、未来科学事业的发展作为证据,在笔者看来,是值得商榷的。
根据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的观点:“一门科目的课程价值是它所体现出的普通教育功能,即其重要性并不在于它的特殊作用,而在于它的一般作用,即这门学科对于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一般公民的教育作用”。即中学开设物理科目的功能不是为了培养物理学家,而恰恰是为了培养那些不会成为物理学家的一般公民。
过去的高中物理科目是为了培养万分之几、千分之几的科学家、技术,内容系统性很强、难度大,特别重视“双基”,繁难偏旧,致使大多数学生作为陪绑者、牺牲者,造成了严重的问题。为了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物理科目的功能修订为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三维目标”,以及即将出台的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大多数学生共同发展的可能性大增,这些举措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与其他科目相比,物理科目在学生培养上具有一些独特的功能:
,思维品质的养成。物理科目在科学思维培养方面有一些独特的功能,比如推理、论证、建模等思维能力,理想模型、理想实验等思维方法都是其他科目所不具备的,这些能力和方法经常应用于其他学科的研究。
第二,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物理问题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抓住主要因素或关键因素,去除次要要素,建立模型,分析研究;再逐步加上次要要素,接近于现实情况,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在面对复杂现象、复杂问题时抓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第三,科学本质的领会。物理科目非常典型地反映出自然科学的独特性———“实证+逻辑”,对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科学本质观有着不可的教育功能。
可见,物理科目在学生培养上具有一些独特的功能,如果该科目被轻视,有些学校的课时、容量都会打折扣,就会导致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科学本质观的养成方面出现问题。与西方发达相比,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较低、理性思维较欠缺,如果物理科目长期被边缘化,其对民众的素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难以预料。
教学内容须尽快改变“深而窄”,学生畏惧心理
在教学时间一定的情况下,一门科目的难度主要取决于内容深度与广度。长期以来,物理被认为是高中阶段的难学科目,主要是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存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以来,物理科目的深度逐渐下降。在新高考背景下,上海、浙江也是向降低深度方向努力,这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但是,与同为儒家文化圈的或者地区相比,物理科目还有进一步降低深度的空间。
目前,物理科目教学内容的广度同样存在着问题。多年来,不少教育决策者认为,减少知识点即降低广度,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的课程方案中物理知识内容一直在减少。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能证实此举的有效性。
实际上,与深度相比,教学的广度对于内容难度的贡献要小得多。比如,初中生物的概念数即内容广度比初中物理大得多,但是很少有人会认为前者比后者难学。减少广度不仅难以解决科目难度的问题,而且会造成知识内容的支离破碎,难以形成有意义的学习,易诱发死记硬背。
与大多数发达的“广而浅”不同,我国的高中物理科目内容是“深而窄”的。虽然各有优缺点,但是我们的物理科目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容易对物理学科产生恐惧感、失去学习的兴趣。
由于由深度所带来的学业负担与广度所带来的学业负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所以,降低内容深度并增加广度应该是减负的一个可行策略。具体做法是:
,删减部分抽象程度较大的概念,降低综合应用水平概念数,增加抽象程度较低或者理解水平的内容。既可以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又能够保证较广的知识内容、较大的思维容量,使物理学习质量不下降。
第二,采用“同心圆放大”的方式来教授物理知识,即初中学过的知识内容,高中少学或者不学,以留出增大内容广度的课时。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扩培训中心生的知识面,使高中生对物理学有一个比较的了解,容易形成结构良好的“知识网络”。其次,为高考选考提供方便。高考实际上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等内容的抽样考核,总体越小,样本越接近于总体,教师越容易“”,为了保证一定的区分度,者只能想办法出“偏题”或“怪题”,造成试卷难度上升,对中学教师的教学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总体足够大的话,抽样选择空间大,教师们难以“”,者只需频繁地更换考核内容,即可在不增加难度的情况下保证区分度。
高考宜进一步调整,降低物理试卷“数学应用题”比例
目前,我国物理高考试题以及高中日常练习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概念、规律定性分析题,包括它们的记忆、理解及简单应用;另一类是概念、规律等的定量应用题,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较多的、甚至较复杂的数学推演、运算过程。后一类题虽然涉及到一定的物理思维过程,但完全解决这类问题涉及到或多或少的数学运算、推演,有的题对数学运算能力要求很高,完全可以将其视为“数学应用题”。
以2016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为例,定量运算的试题占总分的74.7%,比例非常高,而且最后两道计算题相当复杂,推演步骤很多。
由于数学像逻辑一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过多的数学推演势必使本身已经很难的物理科目难度进一步提高,并造成一些数学能力一般的学生对物理科目产生心理恐惧,也会使学生概念原理的应用造成误解,削减用于解决“真正的”物理问题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为规避这一点,物理高考也需要做较大的改观,要尽可能地降低“数学应用题”的比例,增加定性或者半定量“物理问题”的比例。比如,增加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简答题、解释题或估算题等。以引导中学教师重视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以及真实情景中的应用,使教师为迁移而教,学生为迁移而学。
济宁1对1高考物理辅导班哪家好?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全部内容,关于更过中小学辅导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去《厚学网》,网站每天都在更新新内容,欢迎随时关注哦。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