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学阶段,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老师讲授的知识并不是很难,即使有些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习,考前突击一下也是有可能取得的。
加上小学知识并不难,家长也可以辅导,但是到了初中,学习科目进一步细化,家长就力不从心了。
很多孩子小学的时候,有的孩子虽然成绩不错,但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家长也没有格外注意,所以在步入初中后,成绩出现了“断崖”。
所以说,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
一位班主任曾说,一旦孩子在小学期间出现以下五种习惯,家长一定要注意了。
课前不预习
有的孩子上了很多补习班,上课也很专注,平时也不是贪玩的孩子,明明学习很刻苦,但是成绩却总是上不去,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多半是孩子没有学会思考,准确来说是没有做好课前预习。
有的孩子课前会预习,想大致了解明天老师主要讲什么内容。有不会的问题就记下来,带着问题去听讲。
而有的孩子课前不会预习,通常老师讲什么他就听什么,收效甚微。
如果孩子出现这种“认真学习,但是成绩总是不能提高”的情况,家长一定要指导孩子做好课前预习的工作。
真正会学习的孩子,都是走在老师前面;而不会学习的孩子,都是被老师“赶着走”,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完全不会主动思考。
有错不改
我上小学时,就存在这种行为:作业或者试卷,老师批改完发下来,我只看一下分数就扔到一边了,至于哪里错了,为什么错,很少关心。
结果,这个错误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现在,仍有很多孩子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关注分数,不对错误加以总结、纠正,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原地踏步,没有提升。
有的家长会说,这种事,完全是老师的责任啊。
其实,绝大多数老师,都会给孩子强调,一定要认真查看错题。但是,如果让老师对学生一个个地进行检查、监督,这很难实现。
所以,监督孩子改错,是家长的一大责任。
每次考试过后,家长不要只关注分数,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在每次考试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家长可以帮孩子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验和考试以后,让孩子将其中做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这些很可能就是孩子的知识漏洞。家长要督促孩子经常翻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