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菜单
教师资格
培训首页 > 教师资格培训讯息 > 教师资格证面试比笔试高吗?

教师资格证面试比笔试高吗?

教师资格
发表时间:2020-10-10 377人浏览
  反正比教师资格证笔试要高!

  之前《中国教育报》有文章统计:在过去举办的11次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累积参加面试人数为192万,通过面试的人数为134万,约69%。

  另外因为地域和每年参加人数的差异,教师资格证面试也会多少有些差别。但每年基本都在50%以上。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要说:哎呀这么高,随便准备一下小意思啦~

  不能因为相比笔试高就放心的去裸考,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不是那31%,另外就算为了那几百块钱的报名费咱也要保证一定通过啊对不?所以小可爱们还是尽量避免面试失误、努力备考吧!

  下面课小观给大家准备了“面试十个坑不能踩”和“结构化、试讲、答辩介绍和套路”,快来康康!

  面试十个坑不能踩

  1、不要主动透漏个人信息

  面试过程中,如果考官没有进行明确提问,考生不要主动透露个人信息,例如姓名,所在院校等,否则可能会被考官判定为考场违规。

  不过在有些场合,考官会提问考生姓名,以此来确认考生信息。如果考官主动提问,小可爱们是可以回答的,这时候就不用担心太多啦。

  2、不要缺失考场礼仪

  有些考生过于紧张,进考场后只知道一动不动地等待考官的指示,但是考官未必喜欢这样的考生,就算是以后当了老师肯定也不能这样呆板。

  基本的考场礼仪是一定要有的。无论是问好、鞠躬,还是提问、应对都要显示出自己的礼貌待人和过硬的素质。

  3、不要混淆应试形式

  面试的形式主要有试讲和说课两种形式,一般会在考试的公告中说明。教师资格证面试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无生试讲",而在教师招聘中多数会采用"说课"的形式。

  在实际考试中,考试的形式千万不要弄混,否则后果很严重。

  4、讲课思路千万不要混乱

  考试前的备课一定要做好,千万不要语无伦次。有的考生可能话比较少,言语有限,但是只要认真讲解,理清逻辑,考官不会太为难大家的。

  如果说话思路混乱,逻辑不清,考官无法得到有效信息,肯定不会评分太高。

  5、应答态度不要过于激动

  有时考官会在讲课结束后,对考生进行提问,此时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应答态度。有些考生,情绪过于激动,甚至是和考官“据理力争”。这种情况下应该解释说明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试图去说服考官。反应过激势必会拉低自己的分数。

  6、不要过多重复尾句

  考生在考场上普遍会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脑袋空白,思维短路等现象时有发生。很多考生会不自觉地重复上一个语句或是最后的几个词语,考官听起来会觉得极为难受,甚至会产生不耐烦的情绪,多次的重复无形中还会提醒考官来关注自己,降低考官对自己的好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降低语速,把重复的地方转换为停顿,想好再说,这样既能保证思路完整,也让考官听得舒服,听得明白。

  7、语速不要过快

  "连珠炮"式的说话在平时的聊天中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活跃气氛,但是在面试过程中千万不能这样。

  安静的考场上需要的是一种和谐的氛围,语速过快的表达不仅会减少考生与考官之间的交流,还会给考官以压迫感,给人“像是打了鸡血”的错觉。

  在日常练习中,大家可以尝试尽量放慢讲解速度,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讲的过慢~

  8、不要"背诵式"讲课

  有的考生整场考试下来眼神与考官无交流,向上向下或是左右来回转,尽量避开考官的眼睛,这种“背诵式”的讲课是无视考官的一种表现,考官会觉得你是“不走心”的。

  其实归根到底是紧张的表现,考生想努力回忆自己大脑中构建的提纲,生怕遗漏一个点。

  这样的表现像是一个背课文的学生,而不是一个有独立思考的成年人,考官可能会觉得你还不够成熟。

  9、不要过度追求完美

  有些考生对自己要求很高,在答综合分析题时谈完意义谈对策,谈完对策又谈意义,想要面面俱到,但是缺乏逻辑,最后答得十分混乱。有条理,有逻辑在回答任何一类面试时,都是很重要的。

  10、不要有过多小动作

  一部分考生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会表现得过于局促甚至僵硬,也有考生试图想通过肢体或是表情的放松来缓解紧张,结果却适得其反。

  挑眉、瞟考官、抖腿、转笔等小动作会让考官觉得此考生态度不端正,藐视考场,不尊重考官,印象分会降低。

  在平时的练习中,考生可以录像,或者让同学朋友帮自己纠正。有些问题自己可能很难发现,通过录像或者旁人帮忙的方式,可以很好地纠正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



  • 公务员
  • 教师资格
  • 司法考试
  • 幼师资格
  • 美国律师
  • 企业法律顾问
  • 专科
  • 本科及以上
  • 专科以下
  • 五年以上
  • 三到五年
  • 三年以下
  • 零基础

温馨提示

个性定制课程


温馨提示